《写作:审题立意》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5140字。
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写作 课题:《立意》
【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将文化自信作为“课程目标”,列为核心素养之首,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在“建立文化自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要想让学生理解、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自觉、自信的文化意识,写作教学无疑是最好的阵地、最佳的路径。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体验。
2.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新意。
3.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4.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分析
审题立意是部编教材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作训练主题。审题就是审查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立意就是确立最主要的思想内容。认真审题,恰当的立意,才能确保写作符合要求,不跑题、不偏题。是第三单元写作训练主题“谋篇布局”的准备,是与第三单元训练主题一脉相承的。
2.教学重点
学习基本立意的方法。
3.教学难点
结合所学,增强作文立意意识,提高立意能力。
【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半的写作实践,学生已具备了立意的意识,但是缺少系统而清晰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出现的问题主要为理解肤浅,只在“题目”的表面意义上做文章,把注意力放在对“题目”的表层意义的理解上,立意不深, 顾此失彼,不能整体把握,遗漏要素。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对题目的某一要素上,以偏概全。游离中心,不能辨明主次、突出重心,详略失当,结果走进了喧宾夺主的误区。 因此,此次立意需要把学生零散的立意知识和经验整合,使其更有条理、更系统。
【教学目标】
1.理解立意的基本内涵。
2.学习立意的方法。
3.结合所学,增强作文立意意识,提高立意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构建动场
《同题作文攻擂》专栏征稿启事
亲爱的同学们,港中文学社《同题作文攻擂》专栏开始征稿了!如果你想用文字描绘生活的美,如果你想用文字倾诉内心的感动,如果你想用文字表达独特的发现;那请来文学社投稿吧!期待你的珠玉华章。
稿件要求:
1.体裁不限,篇幅不限。
2.立意新颖,内容丰富具体,结构完整连贯。
3.主题清晰明确,充满青春气息,积极向上。
4.情感细腻真挚。语言通顺,用词得当。
5.文章情节跌宕起伏,能持续吸引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