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26
- 资源简介:
约6750字。
15.2《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课文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是我国古代优秀公文。其中“疏”在此即“奏章”,是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文体。
B.媵,指古代诸侯女儿出嫁时陪嫁的人。杜牧《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中的“媵”即为此意。
C.古代常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如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以授之于有司”就是如此。
D.魏征,唐代著名的政治家,以敢谏善谏著称。辅佐唐太宗一度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一书。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蒲松龄,清代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所谓“志异”,是指记述离奇、怪诞的故事。
B.“唐宋八大家”是唐宋八位成就突出的散文家,除《答司马谏议书》的作者王安石外,还有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曾巩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
C.《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19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作品,该作品成功地运用了幽默讽刺的手法。
D.《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风雪山神庙”是林冲人生道路的转折点,造成转折的根本原因是黑暗的封建统治。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进谏/饯别 疏浚/俊俏 殷忧/殷红
B.崇高/鬼祟 竭诚/应届 苟免/污垢
C.朽索/珍馐 谦冲/悭吝 懈怠/携带
D.谗邪/禅意 黜恶/雏鸟 谬赏/绸缪
二、情景默写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 , ”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有能坚持到最后的。
(2)《谏太宗十思疏》开篇用生动的比喻推理引出本文的中心论题: , 。
(3)《谏太宗十思疏》中劝君主待人诚恳、不可倨傲的句子是: , 。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中,“天下”是具有中华文明独特性,同时也将会对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重要理念。挖掘“天下”理念蕴含的丰富思想意义,不仅能够让现代中国人理解它在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可以让现代世界思考它可能对现代人类多元文明共存的重要意义。
在中华历史上,“天下”一词除了地理空间的字面意义之外,还包含着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其一,政治秩序的“天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