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及练习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2/8 21:01:0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6050字。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
  第一部分:学习目标整合
  1 反复朗读。本单元选文文辞流畅,表情达意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品读。反复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探究法。高一的学生喜欢独立思考问题,寻根究底,质疑争辩。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探究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相互讨论,说出自己的见解,一来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二来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可以促进全体学生思维的发展,也可以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3 理清思路。阅读议论文,理清思路是至关重要的,是学生把握作者观点、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最根本的方法。如《阿房宫赋》先叙事,然后议论。在充分记叙秦始皇骄奢生活后,作者再论证观点就会更有说服力。《六国论》作者开门见山点明观点,接着分两个论点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以历史教训警示当权者。
  4 整合比较阅读。本单元选文分为两个课文组。单篇课文讲解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组课文的比较阅读,如《谏太宗十思疏》和《答司马谏议书》课文组,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两篇文章的语言表达,理解语言在表达个人观点中的作用,学习古人敢于担当的精神;《阿房宫赋》和《六国论》课文组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从历史中获取智慧,借古鉴今,学习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
  第二部分:经典习题变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谏太宗息兵罢役疏
  [唐]徐惠
  自贞观以来,二十有二载,风调雨顺,年登岁稔,人无水旱之弊,国无饥馑之灾。守初保末,圣哲罕兼。是知业大者易骄,愿陛下难之;善始者难终,愿陛下易之。窃见顷年以来,力役兼总,东有辽海之军西有崑丘之役士马疲于甲胄舟车倦于转输。且召募役戍,去留怀死生之痛;因风阻浪,人米有漂溺之危。虽除凶伐暴,有国常规;然黩武玩兵,先哲所戒。昔秦皇并吞六国,反速危亡之基;晋武奄有三方,翻成覆败之业。岂非矜功恃大,弃德而轻邦;图利忘害,肆情而纵欲。遂使悠悠六合,虽广不救其亡;嗷嗷黎庶,因弊以成其祸。是知地广非常安之术,人劳乃易乱之源。愿陛下布泽流人,矜弊恤乏,减行役之烦,增湛露之惠。妾又闻为政之本,贵在无为。窃见土木之功,不可兼遂。北阙初建,南营翠微,曾未逾时,玉华创制。虽复因山藉水,非无架筑之劳;损之又损,颇有工力之费。愿陛下使之以时,则力无竭矣;用而息之,则人斯悦矣。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鸩毒。窃见服玩纤靡,织贡珍奇。虽驰华于季俗,实败素于淳风。是知漆器非延叛之方,桀造之而人叛;玉杯岂招亡之术,纣用之而国亡。方验侈丽之源,不可不遏。作法于俭,犹恐其奢;作法于奢,何以制后?伏惟陛下明鉴未形,智周无际,穷奥秘于麟阁,尽探赜于儒林。千王治乱之踪,百代安危之迹,兴衰祸福之数,得失成败之机,故亦苞吞心府之中,循环目围之内,乃宸衷之久察,无假一二言焉。惟恐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志骄于业泰,体逸于时安。伏愿抑志裁心,慎终如始,削轻过以添重德,循今是以替前非,则令名与日月无穷,盛业与乾坤永大。
  (节选自《旧唐书》)
  1.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东有辽A海之军B西有C崑丘之役D士马E疲于F甲胄G舟车H倦于转输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黩武,滥用武力,和成语“穷兵黩武”中的“黩武”含义相同。
  B.无为,即“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意思是无所作为,消极无为。
  C.服玩,服饰和玩赏的东西,“玩”与《谏逐客书》中“犀象之器不为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