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练习题5
- 资源简介:
约11250字。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练习
一、作文
1.随着年龄增长、社会实践增多,人们以前的一些认识或许会被颠覆。请以“实践,让我恍然大悟”为题,写一段文字,谈谈实践让你对某个问题(某件事)有了新认识或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认识,300字左右。
二、小阅读
2.本文语言严密、准确,富于思辨性。请赏析下列各句。
(1)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为标准一样。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
(2)但是,这些五花八门的谬论,根本经不起革命实践的检验,它们连同“四人帮”另立的“真理标准”,一个个都像肥皂泡那样很快破灭了。
(3)革命导师们不仅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亲自作出了用实践去检验一切理论包括自己所提出的理论的光辉榜样。
3.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路?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的开头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后人评价“真理标准大讨论”时认为,这不只是一场理论问题的讨论,从8月到10月(1978年),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人和军区负责人先后表态,公开讲话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作为这段历史的参与者,王强华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问世和“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发生是种历史的必然。“中国在粉碎了‘四人帮’之后,徘徊了两年,1978年时,中国走到了历史的转折点上。”王强华说,当时,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引领的思想氛围,让很多人受到感染,并促使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诞生和发表。王强华认为,“真理标准大讨论”在历史上有三个作用:一是开辟了改革开放新篇章;是从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是头脑的解放,解除了对知识分子、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思想禁锢。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大的成功是实现了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实力和百姓生活,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找到了崛起之路,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当记者请他评价一下自己和新闻媒体在这个历史转折关头中所起的作用时,王强华说:“任何突出个人的做法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我不敢说自己有什么贡献,我只是尽到了一位编辑的责任……尽管中国新闻界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在邓小平同志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并亲自发动和领导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
(有删改)
恩格斯在谈到必然性与偶然性时曾说到“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拿破仑的出现“是个偶然现象”,节选文字中也有多处表现出这种观点,请找出一两处并作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1977年5月,时为《光明日报》记者、哲学组组长的王强华到南京出差认识了胡福明。会上,胡福明的发言引起了王强华的注意,会后,王强华向胡福明提出邀请,要他给《光明日报》写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