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同步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选择性必修中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2/15 8:15: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180字。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所谓文化,通常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它的价值系统。而文化自信则是指一个民族基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积极肯定、自觉珍惜而形成的一种对其坚守、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取向。文化自信就其内涵而言,包含两重含义:一是作为一种文化类型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二是作为这种文化类型的文化主体的文化性格。这就是说,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类型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主体的自我担当的有机统一。
  当然,作为统一的中华文化,它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同一种文化类型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规律性发展的文化之链,但是它又存在着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客体与主体的不同方面、不同内容和不同性质的区分。因此,我们要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就必须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和理性对待。否则,就可能在所谓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旗号下造成混乱。
  那么,继承与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不能重建我们的文化自信呢?这涉及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它自身的文化特质问题。事实上,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质就是“自信”,它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信精神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它最初萌生时的神话传说中,就是以自信、自强为精神特质的。人们所熟悉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不就充满了一种发奋而自信的精神吗?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以及孟子、荀子就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精神理性化、理论化了。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荀子则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这些不正充满了一种一往无前的担当而自信的精神吗?宋儒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清时期王夫之的“六经责我开生面”,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无不是充满了一种无畏而自信的精神。
  如果说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我们的着眼点要放在坚定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上,那么它的落脚点和目标指向就应该放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上。人是文化的主体,又是文化的创造者。离开了作为主体的人,就无所谓文化,而任何优秀的文化也只能是海市蜃楼。因此,培养和造就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才是我们要着实下功夫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唐凯麟《如何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
  材料二 《解放日报》副刊《朝花周刊》记者就“中国文化自信”这一主题专访了文化部原部长、作家王蒙,以下为访谈节选。
  朝花周刊:您为什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时代话题?
  王蒙: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活的传统,是与现代世界接轨的传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我们的文化自信,包括了对自己文化更新转化、对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对“中华文化”这一概念有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并理性对待,才能有效提升文化自信。
  B.材料一从文化特质和文化主体两个方面,分析了当下我国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系。
  C.中华文化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对自身文化的调整与更新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消化两个方面。
  D.两则材料都以“文化自信”为话题,前者侧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后者侧重传统文化的更新与发展。
  答案:B
  解析:材料一并未分析“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系”,由材料一第1段原文“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类型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主体的自我担当的有机统一”可知,材料一分析了文化自信是文化特质与文化主体的有机统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是深入传统文化中,研究神话传说、儒家学说等体现出来的自信的文化特质。
  B.把握文化自信的内涵,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是提升文化自信的着眼点和目标指向。
  C.中国传统文化不仅现在能对接世界先进文化,还能在未来焕发光彩,这与其强大的适应性特质有关。
  D.两则材料对防范可能出现的虚假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乱象和消除某些人的文化焦虑具有现实意义。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化自信表现的一项是(  )
  A.2021年河南春晚舞蹈《唐宫夜宴》以隋唐歌舞人俑为原型,融合现代科技手段,完美呈现大唐盛世,获得空前好评。
  B.近年不断有人提议在原址重建圆明园,再现这一“万园之园”杰出精美的建筑景观群,重现昔日盛世繁华与荣光。
  C.有些人在社交平台分享田园风光和美食制作的视频,向世界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无数外国人爱上了中国。
  D.许渊冲致力于翻译事业,将《论语》《诗经》《楚辞》《西厢记》等经典作品翻译成英文和法文,获得海内外高度认可。
  4.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材料一第3段论证的严密性。
  5.作为文化主体,青年学生面对展藏文物、古代作品等文化载体时,应当怎样做才能真正提升文化自信?请结合材料,提出你的建议。
  二、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
  苍山西耸,洱海东卧。苍洱之间,“望夫云”“飞碟云”“火把云”等①        的云朵,构成大理特有的风景线。“夏秋之交的雨后初晴时,苍山的半山腰就会出现一条带状的云,这就是‘玉带云’。其实,‘玉带云’是洱海蒸发上来的水蒸气沿着苍山爬升时,与冷空气相遇凝结而成的。”说起奇异云景,气象专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