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时,约5140字。
荷塘月色
刘建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2.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朗读、感悟、鉴赏、背诵
●教学建议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语言技巧、写景层次和结构安排上。
二、本文语言精美、典雅、充满诗意,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教学要点
讲解《荷塘月色》,弄清作者写作的缘起及描绘月色下的荷塘的特点,环境描写与抒发感情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品味语言,赏析意境,理解手法。重点突破4—6段。
一、导入
有人说:“诗歌如跳舞,散文如散步。”诗歌所表达的是作者瞬间的情感,具有跳跃性,需要我们用想象和联想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则是作者生活中的琐碎见闻,点滴情感,而且又常常是信笔而书,舒缓、闲适,需要跟随作者的心灵一步一步往前走,慢慢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今天,让我们一起跟着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作心灵漫步,去游荷塘、赏月景,感受荷香月韵。(板书课题)
二、重点赏析4-6段。
(一)整体把握,理清这三段的主要内容。
1、 问:“荷塘月色”这个短语是偏正还是联合?(学生讨论,暂不作答)
2、 哪些段落在具体描写荷塘月色呢?明确:4-6段。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听4-6段的录音。
3、 学生听录音,思考问题:这几段分别写什么?
明确:第4段写月色下的荷塘;5段写荷塘上的月色;6段写荷塘的四周。(板书)
4、 问:这几段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
明确:借景抒情。
那么,课文借了什么景?又抒发的是什么情呢?先看第四段。
(二)鉴赏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