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同步练习32
- 资源简介:
约12600字。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名句名篇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滕王阁序》一文中的 “ , ”两句是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而来。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失望的句子是: , 。
(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一文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是: , 。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唐代诗人李白《上李邕》中有名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而在庄子《逍遥游》中亦有“ , ”描写大鹏鸟拍打水面激起巨浪,腾空九万里。
(2)《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3)《滕王阁序》中“ , ”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杨炎正①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3.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首两句中“斜日”即夕阳,除实写景物,点明时间外,同时还暗含对时光流逝、青春不驻的感慨。
B.“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看似无理而问:西风你为什么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实则是因为此景与词人此时心境大相径庭。
C.“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三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极写愁之多之深。
D.下片词人发出人生如寄的感慨,运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和范蠡归隐五湖的典故,表明词人只想和这二人一样,退隐田园,弃官归隐。
4.杨炎正与辛弃疾相从甚密,酬唱很多,同时也是辛派重要代表词人,因而其词风、手法、立意方面明显受到辛弃疾词作的影响,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