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0010字。
四川省眉山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2024.12.17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笔迹的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大数据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工具。它告知信息但不解释信息。它指导人们去理解,但有时也会引起误解,这取决于是否被正确使用。大数据的力量是那么耀眼,我们必须避免被它的光芒诱惑,并善于发现它固有的瑕疵。科技再先进也无法将世界上数据的总量尽数收集、储存和加工。从罗盘和六分仪,到望远镜和雷达,再到今天的全球定位系统,人们总是受到现有测量和认知工具的局限。我们明天使用的工具很可能比今天的强大数倍甚至上千倍,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知识较之明天可能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要不了多久,当我们回看当今的大数据世界时,就像在看阿波罗11号上仅4Kb内存的导航控制计算机一样,会觉得十分奇特。我们能收集和处理的数据只是世界上极其微小的一部分。这些信息不过是现实的投影罢了,因为我们无法获得完美的信息,所以做出的预测本身就不可靠。但这也不代表预测就一定是错的,只是永远不能做到完善。这也并未否定大数据的判断,而只是让大数据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大数据提供的不是最终答案,只是参考答案,为我们提供暂时的帮助,以便探索更好的方法和答案。这也提醒我们在使用这个工具的时候,应当怀有谦恭之心,铭记人性之本。
(摘编自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大数据时代》,周涛译)
材料二: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信息超载已成为每一名互联网用户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在促进信息供需匹配、提高信息传递效率的过程中,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算法推荐技术应运而生,解决近乎海量的网络信息与用户有限的注意力之间的供需矛盾,并广泛应用到了网络信息生态的方方面面。智媒时代已然到来。然而,人工智能逐渐地改变了用户关于信息消费的个体习惯和社会规范,带来了一些潜
1.下列依次填入材料二表一空白表格内的信息,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算法 ②信息同质化的客观环境 ③群体极化
B.①算法 ②信息同质化的用户偏好 ③意见同化
C.①个体 ②信息同质化的客观环境 ③意见同化
D.①个体 ②信息同质化的用户偏好 ③群体极化
语文试题 第2 页(共8页)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数据作为一种工具,无法让我们获得完美的信息,但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答案,以便我们探索最终答案。
B.在智媒时代,人工智能对个体习惯和社会规范的改变,使网络信息超载与用户注意力有限的矛盾得以解决。
C.帕里泽认为,算法通过过滤掉异质信息,创造出个性化的信息环境,从而将人们困在各自的“网络泡泡”中。
D. “东数西算”工程依托不同区域的大数据中心集群,对全国算力进行整体调度,有利于算力资源的布局优化。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回溯人类测量和认知工具从罗盘到全球定位系统的变迁,对未来工具的发展做出预测,体现出作者对当下大数据世界的悲观态度。
B.材料二中“一道道‘隔离墙’”,“困在……‘网络泡泡’中”等语句,形象地表现出用户在以推荐算法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处境。
C.材料三中列举四个方面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并指出我国所拥有的世界上最完备的“新基建”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D.从材料一对大数据前景的预测,到材料二对信息茧房等效应的分析,再到材料三介绍数据基础设施的布局,可见人们基本化解了大数据应用的风险。
4.材料二引用了“信息茧房”、“过滤气泡”和“回声室”这三个比喻式概念,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4分)
5.有人说,科技是推动发展的利器,但同样可能成为风险的潜在来源。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题。
与瓦有关——“走过江南”之一
费振钟
与瓦有关的,首先是一只猫。
我们居住的瓦房,深夜总有踏瓦而行的响声。那是一只猫在无比轻捷地走动。①它是经过,还是巡视? 是工作,还是闲逛? 不论怎样,一只猫的行动应该与我们无关。可是这只猫自从进入我们的听觉以后,不是它与我们有关,而是我们与它有关了。我们就在它脚底下,它的步行穿越了瓦片,发出空明之声。我们的听觉也许一开始并不太灵敏,但当我们从白天的尘嚣进入黑夜的宁静之中时,正是这只猫提高了我们的听力。它使我们成为喜爱聆听并且有着细腻的分辨能力的人。同时也使我们成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