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模拟卷(四)(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2/19 16:42:5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910字。

  2025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模拟卷(四)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每张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讲故事”的角度来看,中华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华的先祖既重视“言”即记录人们的语言,也重视“记事”即记录人们的行为,而语言与行为正是人类古事的两大要素。汗牛充栋的中华典籍中记载着中华先祖的嘉言与懿行,它们构成了意义深远的中国故事。
  试看“记言”:中华民族有无数的思想结晶载于典籍。“己所不欲,勿加于人”伦理学原理,“民贵君轻”的政治学原理,“和为贵”“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民族关系、国家关系准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观念,“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自然观,乃至“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的环境保护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的战争思想,都是具有普适价值的可贵思想资源,尤需深入研究,准确阐释,广泛宣扬。
  再看“记事”:中华传统文化素有“信而好古”“不语怪力乱神”的思想倾向,在讲故事的维度上同样如此。神话是早期人类最流行的故事,但中国神话的虚构程度远低于“两希”文化。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体系中,女娲、后羿、大禹等人物的英雄事迹都是除害安民,而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等人物分别发明了筑室居住、钻木取火及农业生产。从讲故事的角度来看,希腊神话的情节更加丰富生动,而中国神话则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前者的情节大多发生于虚拟的天廷,而后者的背景却是真实的人间。古希腊人说火种是普罗米修斯从天廷盗来馈赠给人类的,而中华的先民却认为这是他们中的一员——燧人氏自己发明的。尧、舜、禹是史家用“信史化”的方式记载的上古贤明君主,他们的英雄事迹皆有详细生动的记录,对后代产生了巨大的正面影响。诸如此类神话故对后代的志士仁人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堪称古代“讲好中国故事”的范例。
  (摘编自莫砺锋《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2023年12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网)
  材料二:
  2024年6月25日13时20分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嫦娥六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注入高精度导航参数。此后,轨道器与返回器在距南大西洋海平面高约5000公里处正常解锁分离,轨道器按计划完成轨道规避机动。
  13时41分许,嫦娥六号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约120公里处,以10.9km/s的速度在大西洋上空第一次再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之后在深入大气层60公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胞物与”的自然观以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思想也适合中国以外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值得大力宣扬。
  B. 中国探月工程的名称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这样命名契合国人对月球的美好想象,也彰显出中国特色。
  C. 尧舜禹的英雄事迹能够对后代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因而史家选用“信史化”的方式来记录他们的故事。
  D. 建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不仅能传播成功经验,促进中西价值观的交流,还能凝聚人民共识,增强自信。
  2. 下列对材料二中画横线语句的图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在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将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进行对比,意在强调中国古代神话的真实可信,也表明古代神话故事可以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范例。
  B. 材料二中娥六号返回器采用“半弹道跳跃式”返回方式,达到了充分利用大气层进行减速的目的,这直接反映出我国航天技术之高超。
  C. 材料三引用“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表明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国家话语权不足的体现。
  D. 从过去先人对“记言”与“记事” 重视,到今天中国探月工程的完美收官,这些都反映出中华民族有着丰富且值得传播的经验与智慧。
  4. 材料二的语言既有新闻语言的客观真实,又有文学语言的形象生动,请结合材料分析。
  5. 要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我国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诸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多角度探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材料一强调了中国古代神话和历史故事的真实性和教育意义,材料二展示了中国航天技术的成就,材料三则从话语权的角度分析了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整体上,文章结合历史与现代,理论与实践,强调了文化自信和国际话语权的必要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现代价值。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因而史家选用‘信史化’的方式来记录他们的故事”错误,强加因果。材料一第三段有“尧、舜、禹是史家用‘信史化’的方式记载的上古贤明君主,他们的英雄事迹皆有详细生动的记录,对后代产生了巨大的正面影响”,不存在题干的因果关系。
  故选C。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原野之上
  苏天真
  一
  那个偏隅一方的村落,就是我的故乡——失曹河。它被周围的矮山卧龙般围起,仿佛安详地躺在春天的摇篮里回忆。火车从它的腰间驶过,车窗外,春天的大门洞开,万簇光芒从泥土中射出,照亮所有越冬而来的植物,和所有埋在土地中的种子。①大自然将绿色和花朵点燃,在车窗两边铺开了或葱绿或金黄的缎带,涂抹了原野、树梢、鸟儿、天空和云朵,大地繁茂,红瘦绿肥。整个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