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1(2份)
- 资源简介:
约8780+8460字。
作文主题训练--------静水流深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那些有渡河经验的人,在涉水之前,总会习惯地随手抓起一块石头投入水中以测量水深,水花溅得越高,水声越是响亮,河水也就越浅。那溅不起多大水花、听不见多大水声的河水,必定是深不可测的。
黄河并不是奔腾咆哮的。黄河中游有一段,看上去就是凝滞不动的混浊的泥浆,然而,连搏击过激流的黄河船夫也不敢在这里放船,因为河心是流动的,没有谁能说清它究竟有多深。
静,是外观姿态;流,显示了内在的力量;深,则意味着蕴藉和深重。静水流深,不显不露,昭示着生命的博大精深。令人屏息凝神,浮想联翩……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有关“河流”的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一)别人都往高处走,而你却往低处去。
河流的幸福在于它可以自由自在地流淌。
(二)源远才可流长。
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
(三)静水流深。
宽广的河流平静。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在沙漠干旱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仙人掌把叶片蜷缩成针刺,以减少水分蒸发,在大漠中安营扎寨。沙漠大黄则向四面伸展肥硕碧绿的叶片,通过叶片上许多凸凹不平的纹理,将落到叶子上的每一滴水都导流到根部,开出娇艳的花朵。
它们的生存方式,引发了人们许多思考:有的人说,在恶劣的环境中,仙人掌和大黄都有自己的生存智慧;也有人说,在困境中,蜷缩内敛的仙人掌活得从容;还有人说,在困境中,舒展张扬的沙漠大黄活得灿烂……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
请结合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某中学举行了一场以“拥有了实力,行事是该高调还是该低调”为主题的辩论赛。
正方的观点是:拥有了实力,行事就应高调。因为拥有
……
作文主题训练------敢于创新
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你手里有一个杯子需要出卖,成本是一元钱,怎么卖?如果仅仅是卖一个杯子,也许最多能卖两、三块,如果你卖的是一个流行的杯子,也许它可以卖到三四元;如果它是一个出名的品牌的杯子,说不定卖到五六元;如果这个杯子还有其他的功能,它可能卖到七八元;如果这个杯子外面再加上一套高级包装,卖十元二十元也是有可能的;如果这个杯子正好是某个历史名人用过的,与某个历史事件联系了起来,一不小心,一二百元也有人要。
杯子外面的世界,永远会远远大于杯子里面的世界。
要求:针对上述文字,自选角度,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年轻的苏轼参加京城会考,主考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欧阳修在批阅试卷时为一篇精彩的文章倾倒。考试结束后,欧阳修问及文中皋陶的典故,苏轼坦陈典故为杜撰,欧阳修对苏轼的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说“老夫当避此人,放他出一头地也”。两人年龄相差三十岁,结为忘年交。苏东坡受教欧阳修十六年,学识上共切磋,精神上共慰藉,成就了北宋文坛的一段佳话。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报告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对于欧阳修和苏轼两人,你对哪个感触更深?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山东省某市一所公立小学取消了一、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