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2025届高三上期12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270字。
2025届高三上期12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总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计划于4月30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东风着陆场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地带,地域辽阔,4月冷空气频繁,正值风沙频发期。返回舱开伞时受高空风影响较大,落地后受地面大风影响易发生拖拽翻滚等情况,载人飞船返回着陆时对着陆场高空风和地面风等天气条件要求较高。
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卞韩城介绍,飞船的返回着陆有严格的气象条件要求,必须满足气象条件才能实施返回着陆。
“飞船返回地球后,航天员在着陆现场要滞留3个小时左右,这段时间内有可能遭遇极端天气。”卞韩城说,为应对飞船着陆后的极端天气,东风着陆场已针对降水、大风、沙尘、高温、低温等情况做好了准备。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2024年04月30日)
材料二:
航天员们想要重返地球,首先需要调整好飞船的“姿势”,就像我们开车回家前要先把车头调向回家的方向一样。飞船先是在水平方向逆时针转动 90°,从轨道舱在前、返回舱居中、推进舱在后的状态变成横向飞行状态,这是第一次“调姿”。接着轨道舱和返回舱分开,此时飞船就变成了推进舱和返回舱的组合体。然后这个组合体再逆时针转 90°,让推进舱在前、返回舱在后,并且调整好角度,准备“刹车”。接下来,推进舱的制动发动机开始工作,产生和飞行方向相反的力,让飞船减速,脱离原来的飞行轨道,进入返回轨道,这就像是给飞船来了个“刹车”,让它慢下来准备回家。之后,返回舱和推进舱组合体就开始自由下降啦。
1.下面是对材料二内容进行的图解,其中发生“黑障”现象的一项是(3 分)
A.(1)(2)(3)(4) B.(5)(6)(7)(8)
C.(10)(11)(12) D.(13)(14)(15)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东风着陆场针对降水、大风、沙尘、高温等情况做好准备,以防返回舱落地后受地面大风影响发生拖拽翻滚等意外情况。
B.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之前需要通过返回舱推进子系统建立再入姿态角,这个角度的大小要精确,飞船才能安全准确地返回大气层。
C.飞船返回地球后,航天员在着陆现场要滞留3个小时左右,这段时间航天员要接受地面医监医保人员的健康判断、复核、确认等。
D.当返回舱再入大气层的时候,其速度达到每秒7.9千米并产生巨大热能,这是因为它与大气碰撞在一起的的时候产生剧烈的摩擦。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中通过引用卞韩城的话,阐述了气象条件对于飞船实施返回着陆的重要性,战胜天气影响需要着陆场工作人员不畏辛苦、积极准备。
B.材料二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行文,介绍了航天飞船从进入大气层到着陆的过程,并对关键环节进行了细节化的详细阐述,主次分明。
C.材料三使用提问形式自然引出航天员返回地面需接受专业人员健康确认这一程序的介绍,阐述了落地后航天员不会立即出舱的原因。
D.从返回舱着陆时的气象状况分析,到航天员重返地球前的姿势调整,再到航天员着陆后的健康确认,说明了航天员返回地球会经受很多考验。
4.科普文的语言往往准确而生动,请结合材料二第二段简要说明。(4分)
5.“ 中国人人航天精,,是于于坚的的精,。” 结合三则材料中人人飞船返回地球的程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相见时难
王 蒙
红色的油漆门,门上残破的兽头和铜环。南砖塔胡同甲 14 号,如今胡同的名称和号数都改了,然而,我认识它!
因为有这株槐树,三十多年来,它的风姿如旧,如同昨日。它叫做中国槐,用中国来命名, 像中国一样古老、巨大、枝叶纷披、朴素。找到了这棵树就找到了她的童年,她的妈妈,她的爸爸。吊在槐树上的青虫,满地槐花。多雨的日子里,蜗牛爬过留下的白迹……
“阿姨,您找谁?您找我奶奶吗?”一个胖胖的小姑娘从敞着的深红色油漆的门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