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同步练习31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8990字。
茶馆(节选)/老舍 同步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茶馆(节选)
老舍
康顺子提着个小包,带着康大力,往里边探头。
康大力 是这里吗?
康顺子 地方对呀,怎么改了样儿?(进来,细看,看见了刘麻子)大力,进来,是这儿!
康大力 找对啦?妈!
康顺子 没错儿!有他在这儿,不会错!
王利发 您找谁?
康顺子 (不语,直奔刘麻子去)刘麻子,你还认识我吗?(要打,但是伸不出手去,一劲地颤抖)你,你,你个……(要骂,也感到困难)
刘麻子 你这个娘儿们,无缘无故地跟我捣什么乱呢?
康顺子 (挣扎)无缘无故?你,你看看我是谁?一个男子汉,干什么吃不了饭,偏干伤天害理的事!呸!呸!
王利发 这位大嫂,有话好好说!
康顺子 你是掌柜的?你忘了吗?十几年前,有个娶媳妇的太监?
王利发 您,您就是庞太监的那个……
康顺子 都是他(指刘麻子)做的好事,我今天跟他算算账!(又要打,仍未成功)
刘麻子 (躲)你敢,你敢!我好男不跟女斗!(随说随往后退)我,我找人来帮我说说理!(撒腿往后面跑)
王利发 (对康顺子)大嫂,你坐下,有话慢慢说!庞太监呢?
康顺子 (坐下喘气)死啦。叫他的侄子们给饿死的。一改民国呀,他还有钱,可没了势力,所以侄子们敢欺负他。他一死,他的侄子们把我们轰出来了,连一床被子都没给我们!
王利发 这,这是……?
康顺子 我的儿子!
王利发 您的……?
康顺子 也是买来的,给太监当儿子。
康大力 妈!你爸爸当初就在这儿卖了你的?
康顺子 对了,乖!就是这儿,一进这儿的门,我就晕过去了,我永远忘不了这个地方!
康大力 我可不记得我爸爸在哪里卖了我的!
康顺子 那时候,你不是オ一岁吗?妈妈把你养大了的,你跟妈妈一条心,对不对?乖!
康大力 那个老东西,掐你,拧你,咬你,还用烟签子扎我!他们人多,咱们打不过他们!要不是你,妈,我准叫他们给打死了!
康顺子 对!他们人多,咱们又太老实!你看,看见刘麻子,我想咬他几口,可是,可是,连一个嘴巴也没打上,我伸不出手去!
康大力 妈,等我长大了,我帮助你打!我不知道亲妈妈是谁,你就是我的亲妈妈!
康顺子 好!好!咱们永远在一块儿,我去挣钱,你去念书!(稍愣了一会儿)掌柜的,当初我在这儿叫人买了去,咱们总算有缘,你能不能帮帮忙,给我找点事做?我饿死不要紧,可不能饿死这个无依无靠的好孩子!
王淑芬出来,立在后边听着。
王利发 你会干什么呢?
康顺子 洗洗涮涮、缝缝补补、做家常饭,都会!我是乡下人,我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开篇写康顺子“提着个小包”暗示了她外出找工作的情节,“往里边探头”说明她胆怯,体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的落魄困境。
B.刘麻子再见到康顺子已经认不出来她了,认为康顺子奔向自己是在捣乱,这说明刘麻子对自己做过的坏事心安理得,不害怕康顺子。
C.康大力是庞太监买来的孩子,对养母康顺子很孝顺,而称庞太监为“老东西”,这表现出他对康顺子的爱和对庞太监的憎恶。
D.王淑芬的两个“难道”表面上看是责备王利发不看重自己,抱怨自己在茶馆里的活多,实际上是希望留下康顺子母子。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康顺子母子的对话表现了庞太监的残忍,他受侄子欺负的事情说明了恶有恶报的道理,暗示了康顺子母子当年不敢反抗是因为他们的封建迷信思想。
B.节选内容虽然篇幅短小,但以小见大,较为明确地展现了时代特征,表达出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深切同情。
C.王利发劝刘麻子离开茶馆时说“还等着真挨两个脆的吗”,他把“挨巴掌”形容为“挨脆的”,语言带有地方特色,十分风趣。
D.文本中出场的这些人物都是小人物,作者通过描写他们的过去和现在来塑造他们的人物形象,并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带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请简要概括文本体现的主要矛盾冲突。
4.王利发对康顺子的称谓前后发生了三次变化,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摆龙门阵的“摆”,也就是“铺开来说”的意思。“摆”这个字,原本就有铺排陈列之意。比如摆摊、摆阔、摆架子,都非铺陈排比不可。蜀人司马相如和扬雄,便是铺陈排比的老手。他们的作品,叫作“赋”。赋这种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