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作文专题复习:“止”字作文导写
- 资源简介:
约4510字。
“止”字作文导写
【原题重现】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论语》
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礼记》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
以上含有“止”字的语句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就以上某一句话联想思考,也可以把几个语句联系起来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多则名言类材料作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研习任务明确 提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学以致用,要认真理解并体会古代典籍中的经典语句。本题选取了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些经典语句,希望学生 围绕“止”探讨其哲理情思,论述其在当今社会的 价值,领悟其对青少年的现实意义。
材料中的第一句“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出自《谏太宗十思疏》,这是学生必背篇目中非常熟悉的一句话,如果能想起它的上一句“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一语 境,这里的“止”是告诉我们面对诱惑时能理智应对,可以联想到当代社会怎样面对安逸、懒散、物 质享受等现实诱惑。第二句“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讲的是不要半途而废、功亏一篑,而自己要承担因为“止”造成的后果,前一句讲的是“知止”,这一句讲的是“不止”,二者也可以结合起来加以辩证思考,探讨新时代的青年何时“止”何时“不止”的问题。第三句“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的本义是,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是要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句话是对君子道德修养提出的要求,学无止境,一个人的品行修养亦无止境,学生可以结合现代社会谈修身正心的重要意义。第四句“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出自 《季氏将伐颛臾》,意思是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就 可担任官职,如果不能施展才能就应罢官免职,也就是在其位谋其职的意思,学生可以结合自己 对社会的理解,谈谈各司其职以及自己对人生规 划的想法。
四个句子,都提到了“止”,但每一句的含义却不同。下面我们先来分别理解一下各句中“止”的不同含义。以下是对各句中“止”字意思的解释:
1.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
“止”的意思:这里的“止”有“停止、止境”的意思,即在有所作为时要考虑知道适可而止,使百姓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