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书馆》同步测试1
- 资源简介:
约3710字。
13.2 上图书馆
A级 基础训练题
阅读《上图书馆》,完成1~4题。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7分) ( )
A.文章开头引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表现了作者对图书馆的“钟情”,也引出其在图书馆读书、学习、成长的经历。
B.本文作者在“公书林”阅读《中学生》杂志时,觉得杂志中介绍的斯蒂文生的小说《宝岛》内容有趣,便对此人的其他小说也产生了好奇心。
C.文中“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一句,意为在图书馆阅读让自己进入知识和情感上的新世界的时候,当时的社会却形成了不追求学问的坏风气。
D.第八段中,作者以“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一句表达了论文做完、口试通过、北平解放以及在包德林图书馆阅读之后的畅快感受。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7分) ( )
A.作者把清华大学图书馆比喻成给我的教益极多的“一大恩师”,饱含对清华大学图书馆强烈的感激之情。
B.文章将在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里“一灯如豆”的苦读情景与国家动乱、亲人音信全无的处境形成对比,为结局很圆满做了铺垫。
C.文章倒数第二段通过介绍这里是马克思常去的地方和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词,赞美了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为人类做出的贡献。
D.作者把对图书馆的深深爱意寄寓在温和缓慢的记叙和描写之中,尤其是细节描写,更增添了文章韵味。
3.文中图书馆的阅读环境具有哪些共同特征?请简要概括。(12分)
4. 本文行文线索丰富多样,请加以简析。(12分)
B级 素养提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材料一:
①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②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③正如三毛说的那样,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④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已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⑤存在于气质里,在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