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语言文字运用训练
- 资源简介:
约6260字。
《沁园春•长沙》语言文字运用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终于,我被领到一块牌子前,上面_____写着三个大字——梅雨潭。哦,那个久藏在心底的绿!
就着山势,左弯右绕,沿高高的石阶攀登,窄窄的山隙挤过来。眼前出现岔路口,两路都有人,只管跟定前面的步履。最后跟进一个洞里,洞里黑黑的。后进的人告诉我,此洞有三个通道,一个顺高处的裂缝爬上去可到山顶;一个直通深潭的暗道;右边的一个,可于明处走到终点。
转过来,上一高台,一池碧绿就在眼前!近一个世纪了,梅雨潭_____在这里等着,似乎不曾改变,真的是绿得深沉,绿得纯粹
一圈人围着,看着,都噤了声,就同梅雨潭静静地待在一起,化在一起。回过神来往上走,看到石穹门,那是一幅画框,将潭_____进千古的美谈。又看到梅雨亭,这座明代建筑,八方来风,传来的都是关于梅雨潭的故事。
为什么叫梅雨潭?“常若梅天细雨,故名梅雨潭”,这是清代潘耒的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这是朱自清的释。若看了通元洞那里刻的“四时梅雨”,你就明白,这梅雨潭,_____是诗的化身。
渐渐地,眼前便虚幻起来,落下来的水成了慢镜头,它落在潭里,一滴,又一滴。凉凉的,直落到心里去。镜头上摇,层层叠叠的石崖上,瀑水溅花,溅成了岚烟雾霭,带有一股清香,氤氲升腾。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B.“你们别急,看我的——”说着便在大的这个半块上咬了一口。
C.“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D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
2.下列填入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赫然 还 收 竟然
B.居然 就 框 竟然
C.赫然 还 框 全然
D.居然 就 收 全然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它一滴又一滴,凉凉的,落在潭里,也落到我的心里。”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二)[2018 全国卷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208海里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