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同步练习12
- 资源简介:
约7370字。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涉江采芙蓉》的段落,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C.环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二、情景默写
2.《涉江采芙蓉》:理解性默写。
(1)《涉江采芙蓉》中,“ , ”,两句话写出了游子从眼前想到此后生涯,想到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游子的情绪更加黯然销魂。
(2)《涉江采芙蓉》中,“ , ”,这两句话,诗角度变了,转为从远在洛阳求仕的游子方面写。在这样一个季节里,自然想起家乡采莲一事,只是举目远望,回乡的路途绵延无尽。
(3)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是: , 。
(4)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 , 。
(5)“ , ”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
(6)《涉江采芙蓉》中描写了一副女子们在江中采莲,而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芳草的美好、欢乐的画面的句子是: , 。
(7)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 , 。
(8)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 , 。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做好准备,如像南朝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 ”之雄心,只怕会有“ ”的结局。
(2)《声声慢》中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起居、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兀自独坐,百无聊赖,无所依傍的内心世界的句子是:“ , 。”
(3)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荀子•劝学》中“ , ”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4)《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又用“ , ”说明了用心浮躁的后果。
(5)《师说》中能够回答“愚人之所以为愚”的语句是:“ , 。”
(6)韩愈《师说》把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
(7)《诗经•静女》中,“ , ”运用双关语来赞美姑娘。
(8)《涉江采芙蓉》中自问自答,感情陡转,表达抒情主人公一腔热忱,遭到兜头一盆冷水,心中无限凄凉落寞的句子是:“ ? 。”
(9)李煜的《虞美人》中,运用想象手法,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句子是:“ , 。”
(10)“多情自古伤离别”是人之常情,而秦观《鹊桥仙》中“ , ”两句,却将这种常情升华到了一个哲理的高度,即短暂与永恒的辩证法。
三、小阅读-课内
4.下列对《涉江采芙蓉》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营造了清雅的意境,给人以美的联想。
B.诗歌选取了“芙蓉”“兰泽”以及“芳草”三个美好事物为意象,以乐景写乐情。
C.“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两句自问自答,点明了抒情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