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云雀》同步测试
- 资源简介:
约2370字。
致云雀
A级 基础训练题
阅读《致云雀》,完成1~4题。
1. 诗人笔下的云雀是一个怎样的形象?(10分)
2. 诗人是如何描绘云雀的?(10分)
3. 全诗的节奏与结构有何特点?(10分)
4.诗人笔下的云雀有何象征意义?诗人借云雀这一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10分)
B级 素养提升题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18分)
寻 梦 者
戴望舒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 ( )
A.起句写到“梦会开出花来的”,写出了梦的美丽,第二句又添加“娇妍”一词,更显梦的绚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与向往。
B.诗中“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旱海”“在海水里养九年”“在天水里养九年”,这四个“九”是实指,言岁月之久长,渲染了寻梦的艰难。
C.诗歌将现代人的“寻梦”思绪寄寓在一个“寻觅金色的贝”的民间故事里,一虚一实,巧妙交织为一体。
D.本诗构筑了诗的象征世界。金色的贝、桃色的珠、梦之花都有象征性,象征着追寻人生理想的三个阶段,描摹出了寻梦者追逐理想的过程,意境丰富。
6.本诗意象具有鲜明的色彩性,请结合全诗找三处并简要分析其效果。(1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18分)
金黄的稻束①
郑 敏②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