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同步测试1
- 资源简介:
约9210字。
9 说“木叶”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陆厥(jué) 招徕(lái) 橘颂(jú)
B.寒砧(zhēn) 涔阳(cén) 万应锭(dìng)
C.窸窣(cuì) 曙光(shǔ) 号咷(táo)
D.亭皋(gāo) 言筌(quán) 门闩(shuān)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时常说到乡愁,什么是乡愁?乡愁是我们的百姓对生养自己的故土故乡刻骨铭心的情感与爱恋,是家园真正的精神价值。
B.企业的发展需要通才,所谓通才不是指万金油或叫作万应锭式的人,而是指能在技术研发、成本核算、外交沟通等方面都能挑大梁的人才。
C.无数案例告诉我们,防止电话诈骗,最有效的方法是对陌生电话的求救、告急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就可避免落于言筌。
D.说“木叶”不说“树叶”,决非古人标新立异,“木叶”作为意象而言,蕴含着更多的意味,包含着更多的情感,更能体现其艺术特征。
3.下列对句子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 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文章开头紧扣题目,说明“木叶”的来历,以及对后代诗歌产生的影响。
B.“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 山。’” 引用这些诗句,都是为了说明古代诗人特别喜欢使用“木叶”一词,因此“木叶”在古诗中很常见。
C.“‘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 设问开头,引出对“木叶”与“树叶”在诗歌运用上的分析。
D.“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木叶”就是“树叶”,引用诗句说明古诗句中“树”和“叶”是常见的,而“树叶”连用不常见。
4.下面四句诗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B.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C.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D.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高中阶段,①____________。一般来说,想要把事理说清楚,需要在认识事理上和说清关键要素上多下些功夫。
要清晰地说明事理,②____________。梁思成用“文法”作比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