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8
- 资源简介:
约2520字。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1.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3月
教学目标
1.梳理开幕词内容,理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联,体会政论文的逻辑性;
2.探究本文语言在用词与句式上的特点,感悟“站起来”的强烈情感。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梳理开幕词的内容,理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联。
2.通过朗诵形式,了解本文在用词与句式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1.了解“站起来”与“跪下去”的不同,进而体会“站起来”的自豪感。
2.反复诵读感知,体悟本篇开幕词的号召性、鼓动性与引领性。
教学过程
导入: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现场,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听一听毛泽东的这一篇开幕词演讲吧。
研习活动一:增改标题,体悟文章内涵
文题修饰 中国人民 (地)站起来了。
修饰理由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实非毛泽东所言。在文中可以找到的踪迹是两句话,一句是“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一句是“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站起来”用历史学术语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用政治学理论解释则是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与自由解放。“站起来”不仅仅是政权的交替,是中国人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所以毛泽东这篇讲话稿是在中国人民百年屈辱的“跪下来”的历史背景和如何能够“站下去”的发展展望下开展的。要理解“站起来”,必然要搞清楚“跪下来”的历史和“站下去”的资本。
研习活动二:厘清结构,绘制文稿提纲
阅读文本,思考毛泽东这篇开幕词围绕“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阐述了哪些内容,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联。学习成果可以用结构图的形式展示。
示例:
文章前两段简要介绍与会人员,显示与会人员的代表性和广泛性。3—4段回顾过去,说明此次会议召开的基础,论证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5-8段立足当下,对国家的发展大计做出规划:第5段阐述本次大会的任务(决定未来中国的各种制度法令、大政方针与发展前景);第6段畅谈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我们“站起来”了;第7段提出“不要放松自己的警惕性”;第8段指明要想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对内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对外要争取其他国家的支持。9——12段展望未来,描绘出中华民族振兴的壮丽蓝图,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国防建设三个方面提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任务。最后四段表达对用鲜血与生命换取胜利的人民英雄的悼念和对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后的庆贺之意。
研习活动三:模拟现场,录制演讲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