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导学案2
- 资源简介:
约7640字。
选择性必修上册导学案
3.4《百年孤独(节选)》
【学习目标】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马尔克斯和魔幻现实主义以及《百年孤独》的内容。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概括小说人物的主要特点;学习“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在本文的具体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小说的艺术手法带给我们的审美感受。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通过分析幻和现实并存的情节,探究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哥伦比亚小说家,20世纪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20世纪50年代以来,陆续发表了一系列中短篇小说。1967年发表代表作《百年孤独》,被认为是拉丁美洲的一场“文学地震”,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随后又创作了《家长的没落》和《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等小说。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后仍潜心创作,不断有新作推出,《霍乱时期的爱情》和《迷宫中的将军》等都是影响比较大的作品。
马尔克斯自幼生活在外祖父家,从小受外祖母讲的神话故事的影响,这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的作品荒诞神奇,但无不植根于拉丁美洲民族的土壤上。在创作中又采用了印第安传说、东方神话、宗教典故的技巧,兼容并番,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他善于把现实主义的场面、情节和完全出于虚构的幻想情境有机融为一体,通过光怪陆离的魔幻世界的折射,表现活生生的社会现实。
二、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小说创作的一个流派,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
“魔幻现实主义”的突出特点是用魔幻的内容来表现现实生活,“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作品常通过塑造非凡超常的人物形象,描写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运用奇异多彩的表现手法,将现实与非现实融为一体,反映拉丁美洲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使人从审美中获得一种极其强烈的既荒诞又真实的感觉。
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他突破西方现代派的影响,采用阿拉伯神话、印第安民间传说以及《圣经》故事的技巧,在运用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上具有独创精神。
三、作品介绍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小说通过革命军总司令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一家七代人的兴衰、荣辱、爱恨、福祸,描绘了加勒比海沿岸某国小城镇马孔多从荒漠的沼泽地上兴起到最后被一阵旋风卷走,布恩迪亚家族的最后一代被蚂蚁吃掉,以至完全消亡的100年历史演变过程,展现了文化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独,表现了作家对拉丁美洲近百年历史以及这块大路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的深刻认识,表现了作家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