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7920字。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序章“学”在基础,我会用
1.(10分)作为策划组成员,请你根据老师的修改意见完善学习札记的序言,完成问题。
序言
步入初中,我们来到了人生的新站点,也迈上了语文学习的新台阶。
我们吟咏春夏秋冬,感受生生不息:混着各种花香的湿润空气扑面而来,水藻将终年贮蓄的温暖献给济南,四季的别样雨幕带给人独特的生命感悟。
我们领略世间万象,获得生命启迪:聆听美女蛇的故事,在百草园中与“小鲁迅”追忆快乐的童年;凝望夏日荷叶与红莲,在风雨中感悟母爱的庇护;①徜徉yáng于山水画卷,在金色的回忆中汲取催人奋进的力量。
我们展开想象之翼,探索广袤世界:跟随安徒生笑看众人对“新衣”随声附和的丑态,体会童心的可贵;在女娲抟土造人使天地焕发②篷péng勃生机时,明晰中华民族先祖对人类起源的神话阐释;从蚊子和狮子的一场较量之战中,思考弱小与强大之间的辩证关系……
学习,不仅聚焦于书本知识,更要领悟生活中无字之处所蕴含的智慧。【甲】挺拔的青松,教会我们正直不屈;潺潺的溪流,教会我们持之以恒。【乙】通过向万事万物学习,使我们的心灵获得成长。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徜yáng
②péng 勃
(2)划线句【乙】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正确句子写下来。(2分)
修改后:
(3)为了让学习札记更有文化韵味,小语打算把“学”的汉字起源补充进序章,请完成以下探究。(4分)
学(學)xué
甲骨文的“学”,上部是双手捧着算筹,下部是① ,本义指学习的场所。
金文的“学”,另外加了“子”字,强调学习的主体。后来,还引申指② ,如博学多才、品学兼优。
《论语》中,开宗明义第一个字就是“学”,“③ ,④ ”足见圣贤对我们的殷殷期许、深深寄托。
(4)请仿照最后一段的划线句【甲】,续写两个小句,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
挺拔的青松,教会我们正直不屈;潺潺的溪流,教会我们持之以恒;
巍峨的高山, ;辽阔的大海, 。
【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字形。根据字词积累和语境,“徜yáng”写作“徜徉”,“péng勃”写作“蓬勃”。
(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划线句【乙】缺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向万事万物学习,使我们的心灵获得成长。(或:通过向万事万物学习,我们的心灵获得成长。)
(3)本题考查汉字结构、词语含义、故诗文名句的默写。根据各知识点的掌握作答。
①仔细观察图片可知,甲骨文的“学”,上部是双手捧着算筹,下部是房屋,本义指学习的场所。
②根据“博学多才”“品学兼优”可知,“学”的引申义为“学问、学识”。
③④根据“《论语》中,开宗明义第一个字就是‘学’”可知,应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解答此题,要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例句为“教会我们……”的形式。仿写的句子要和例句保持一致,要符合语境。
2.(2分)以下内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词语性质由语境确定,文中加点词“贮蓄”“快乐”“场”依次是动词、形容词和名词。
D.学习语文要重视朗读,在朗读中感受声韵之美。比如朗读第2段“我们吟咏春夏秋冬……”时,应该用愉悦的语气和轻快的语速读出“生生不息”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