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莱州市(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5050字。
山东省烟台莱州市(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
1.积累经典,传承文化
诗文有景致。杜牧用“(1),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把我们带入江南花红柳绿的世界;杜甫携摇曳生姿的桃花醉了我们的心扉“(2),可爱深红爱浅红”(《江畔独步寻花》);山村的质朴闲适既在孟浩然的笔下,“绿树村边合,(3)”(《过故人庄》);又在湖阴先生的庭院,“一水护田将绿绕,(4)”(《书湖阴先生壁》)。
诗文有情味。王维“(5),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表达的是依依不舍的长情;刘禹锡“(6),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抒发了豪迈气概和乐观情怀;毛泽东“(7),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尽显长征胜利后的喜悦和自豪。
诗文有智慧。二十四节气承载着祖先们的智慧与情感,如“清明麻,谷雨花,(8)。”朱熹《春日》“(9),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些都在告诉我们:孔子的思想学说在无形之中教化人们,就像唤醒群芳的东风,有无穷的生命力,值得认真追寻、研习。《两小儿辩日》中,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10),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11),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由此可见,不同的观察角度,带来不同的观察结果。
让我们沐浴在民族文化和春节将至的祥和氛围里,畅想辛弃疾笔下“(12),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丰收景象。
二、翻译
2.解释加点词语。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2)则校可知矣( )
(3)还来就菊花( ) (4)渭城朝雨浥轻尘( )
三、选择题
3.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锲(qiè)而不舍 势不可当(dāng) 狞(níng)笑 陨(yǔn)石 玛(má)瑙
B.奄奄(yǎn)一息 千均一发(jūn) 山坳(ào) 诞(dàn)生 斗篷(peng)
C.窸窸窣窣(sū) 沧海一粟(sù) 湍(tuān)急 栅(zhà)栏 笨拙(zhuō)
D.迥(jiǒng)然不同 一尘不柒(rǎn) 魁梧(wǔ) 憧憬(chōng) 璀璨(cuǐ)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目前,一些网络主播为了吸引眼球,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B.由于大多数老年人对智能手机并不熟练,因此手机支付、视频聊天、网络购物这些年轻人司空见惯的生活方式,似乎与他们还有一段距离。
C.中方代表理直气壮、有理有利有节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举动,得民心、顺民意、长志气。
D.在繁忙而紧张的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备受感动和鼓舞。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冲称象》选自《三国志》。《三国志》,作者是陈寿,该书是一部纪传体国别史,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B.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互相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论述的是科学发现、追寻真理过程中重要的规律性问题,全文按照“提出观点—阐释观点—印证观点—强化观点—补充观点”的思路展开,思路清晰,论说缜密。
D.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有什么联系呢?——此句中标点符号正确。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以上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
B.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得到了联合国会员国和联合国秘书处工作人员的踊跃支持。
C.随着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让春节文化将在海外民众中激发更广泛共鸣。
D.春节即将就要来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挂灯笼、购置年货,一派喜庆祥和的气氛。
四、名著阅读
7.名著阅读
(1)为了迅速构建《童年》全书的故事框架,理清小说故事情节,小华同学为小说补写了章节标题。下面标题的排列顺序与小说内容一致的是( )
①三个少爷 ②两个上帝 ③小茨冈之死
④母亲改嫁 ⑤房客“好事情”
A.③⑤①②④ B.④③②⑤① C.③②⑤①④ D.④③⑤①②
(2)下列对《童年》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