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21学年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学科试题(五四学制)(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0490字。
2021学年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学科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4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默写(6分)
1. 默写。
(1)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__。(《浪淘沙》)
(2)____________________,山青花欲燃 (《绝句》)
(3)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______若流水。(《伯牙鼓琴》)
(4)__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5)我们可以用杜牧在《江南春》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江南生机勃勃、广阔无边的春色。
【答案】 ① 浪淘风簸自天涯 ②. 江碧鸟逾白 ③. 汤汤乎 ④. 野旷天低树 ⑤. 千里莺啼绿映红 ⑥. 水村山郭酒旗风
【解析】
【分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淘、簸、涯、碧、逾、莺、郭”等字的正确书写。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乙)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2. 甲诗和乙文的作者都是__________代的文学家__________(人名)。
3. 解释加点的词语:
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__________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字的意思。
锦囊玉轴__________
5. 作者想用乙文告诉大家的道理是:__________
6. 以下选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甲诗标题和乙文标题中的“书”字都是“写,记”的意思。
B. 甲诗中的“跳珠”和“入”字都生动表现了雨点飞溅的画面。
C. 乙文的“处士”“笑而然之”表现了他因被牧童批评后的恼怒。
D. 作者擅长生动描写,甲诗的景物和乙文的人物情态都跃然纸上。
【答案】2. ①. 宋 ②. 苏轼
3. ①. 比喻像打翻的墨水一样 ②. 喜欢(喜爱,爱好,喜好)
4. 用锦缎作画囊,用玉石作画轴。
5. 艺术源于生活。(实践出真知) 6. C
【解析】
【2题详解】
此题考查古诗文的文学常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宋代的苏轼,他六月二十七日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五首绝句,这是第一首。《书戴嵩画牛》是宋代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先写杜处士爱好书画,尤为珍惜戴嵩所作《斗牛图》一轴,然后在此基础上突出一个牧童拊掌大笑斗牛画的情景,最后以古语结束全篇。据此可作答。
3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翻墨,比喻像打翻的墨水一样;
(2)句意: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隐士,爱好书画。好,喜欢,爱好。
【4题详解】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锦(名词作状语,用锦缎)”“玉(名词作状语,用玉石)”是此句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5题详解】
此题考查阅读启示。乙文主要写了杜处士对画作的喜爱,但正是他所爱的名家画作,却被一个牧童指出了错误。牧童很熟悉牛的习性,知道斗牛的尾巴应该是夹在两腿之间的,说明画者没有去细致地观察事物,完全凭自己的想象来创造。由此可知,这篇文章意在告诉我们,艺术创作要从客观事实出发,实践出真知。
【6题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