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末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8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2/25 20:48: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920字。

  邢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末测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艺术创造过程本质上是以自我意识为前提的精神生产和社会交往活动,艺术的关键就在于艺术家对其创作具有自觉性,艺术是艺术家基于自我意识对生活体验、人生阅历与精神感悟进行的创造性表达;而虽然AI可以对海量的艺术作品进行精细的统计、存储、分类、模仿,甚至可以生成新作品,但它仍然不能理解它模仿与“创作”的对象。即便AI生成的绘画作品可以有和凡•高一样热烈的颜色与稚拙的笔触,可是它仍然不能理解凡•高在艺术上的抱负、孤独与骄傲,更无法理解凡•高对时代精神困境的反馈及其对表现主义绘画的启示意义,那么艺术活动就没有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从这一层面上理解,AI绘画并不是艺术。
  现在,人工智能仍只是人类的一种精密工具,人工智能看似可以自己创作作品,但这事实上是人为预先设计的计算程序的结果,而不能被视作人工智能脱离人的控制而进行的主动创作。虽然当代艺术对形式主导的现代艺术藩篱的突破,使得艺术的边界得以前所未有地拓展,艺术也变得越来越难以被定义,但将艺术视作人类有意识的创作,而非纯粹自然的或机械的无意识的产物,仍然是人们普遍而朴素的艺术观念。
  AI本身只是一种智能化的技术工具,它不能为AI绘画是艺术提供合法性支持,也不能为其艺术价值提供保证。AI遵从的逻辑,根本说来是现代科技的工具理性逻辑与算法逻辑,而不是艺术的反思判断逻辑与诗性逻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工智能被用于艺术创作始于20世纪中叶,而此时也正是当代艺术勃兴之时。但长期以来,科学家和艺术家用人工智能学习和模仿的作品,基本上是20世纪中期之前的现代艺术和古典艺术,而不是之后的当代艺术。换言之,目前的AI绘画其实是在用最先进的技术,重复20世纪中期之前积淀下来的既定艺术范式,而不是在参与创造新的当代艺术。事实上,当代艺术对于观念和理论的依赖,对于材料、物品、身体的强调,对于行为过程、偶然事件、情境氛围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恰恰可以视作对人工智能及其所依赖的算法逻辑的对抗。
  站在当代艺术的视点上来看,目前的AI绘画可能不但不是艺术,而且是反艺术。因为AI遵循的工具理性逻辑,倾向于将所有既往的作品转换为抽象的数据代码,并据此将内在精神的力量转化为即时消费的流量,将丰富的人性降低为单纯的欲望,将存在的本真转换为虚拟的表象,而这恰恰是有违艺术的真精神的。艺术,说到底是包含精神锋芒的灿烂感性之光,是在展现生活本真的同时,又充满了诗性和生机的技术活动。
  (摘编自刘昌奇《AI绘画不能被视为艺术》)
  材料二:
  下图是目前最流行的某AI绘画创作平台上普通用户发布的两幅AI作品。这两幅AI绘画给人一种迥然不同的审美感受:其一,从绘画形式上看,这些AI作品突破了经典绘画的美学框架,造型奇特,呈现出强烈的后现代风格;其二,从审美功效看,这些AI作品更贴近今天人们的生活情境,因而更容易激发人们的审美兴趣;其三,从绘画内容和主题看,似乎没有了专业AI作品的深刻感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艺术是艺术家基于自我意识进行的创造性表达,它遵从的逻辑是反思判断逻辑与诗性逻辑。
  B. 当代艺术极大地拓展了艺术的边界,艺术越来越难被定义,因此说当代艺术突破了现代艺术的藩篱。
  C. AI绘画面临的身份困境,指AI绘画是AI自主生成的还是由AI和相关的艺术家或用户合作完成的。
  D. 材料二认为AI绘画创作的启动、对作品质量的判断、作品策展等,都离不开人类主体的参与。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认为,AI可以惟妙惟肖地创造出古典主义、印象派等20世纪中期前的不同风格的绘画艺术。
  B. 材料二认为,这两幅AI作品在绘画形式上突破了经典美学的美学框架,能够带给观众迥然不同的审美感受。
  C. 材料二认为,目前的GAN或CAN等算法模型还做不到独立或自主实现任何AI绘画创作过程。
  D. 材料二认为,AI绘画具有无可置疑的审美价值,有充分理由被视为艺术。这一观点和材料一的观点是相反的。
  3. 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描摹精良的赝品、批量生产的工艺品,这些大众文化工业制品终有一天会被AI取代。
  B. 2018年AI绘画作品《埃德蒙•贝拉米肖像》被拍出43.25万美元的高价,AI绘画开始获得市场认可。
  C. 目前已有很多AI绘画作品被世界著名美术馆收藏,更多AI绘画正在参加一些著名的艺术展览。
  D. 在艺术机构等专业领域范围内,AI绘画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在大众评审领域,AI绘画也能获得良好评价。
  4. 材料二多处使用了分类列举的表述方式,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 AI绘画能不能被视为艺术?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两份材料讨论了AI绘画是否应被视为艺术。材料一认为艺术源于艺术家的自我意识和精神表达,AI绘画缺乏这种内在理解,不能被视为真正的艺术。材料二则认为,虽然AI绘画的生成依赖于人类的参与,但其作品同样具有审美价值,并且在当下已经得到一定的市场认可和观众好评。两者在论述过程中分别利用理论分析与实例举证,代表了当下对AI艺术的不同观点,使人对人工智能在艺术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了全面的认识。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因此说当代艺术突破了现代艺术的藩篱”错,因果倒置,由材料一“虽然当代艺术对形式主导的现代艺术藩篱的突破,使得艺术的边界得以前所未有地拓展,艺术也变得越来越难以被定义”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心目中的晋祠
  蒋殊
  “忽然间我们才惊异地抓住车窗,望着那一角正殿的侧影,爱不忍释。”第一次在一本书中读到这句话时,怦然心动,“那样魁伟的殿顶,雄大的斗栱,深远的出檐,到汽车过了对面山坡时,尚巍巍在望,非常醒目”。
  婀娜侧影,是位于山西太原的晋祠。那是1934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受朋友费正清夫妇邀请,前往山西汾阳消夏,途中与晋祠不期而遇。
  一次遇见,念念不忘。于是在汾阳停留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