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文言文阅读专项提升
- 资源简介:
约15510字。
liguilin1970第一单元文言文阅读专项提升
(一)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对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B.因之以师旅 因:因为
C.以俟君子 俟:等待
D.鼓瑟希 鼓:弹奏
2.“亦各言其志也”的“其”应讲作( )
A.他 B.你
C.自己的 D.其中
3.下列句子中“方”的解释与例句的“方”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方六七十
A.有朋自远方来 B.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D.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复于王者”与“吾之逃家复归也”(《与妻书》)两句中的“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