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指导(3份)
- 资源简介:
约5210+2940+4100字。
高考作文:作文审题立意考前模拟练习
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淮南子•说山训》一文,有“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的句子;苏洵《辨奸论》则有“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句子,意为:月晕出现,预示将要刮风;础石湿润,意味着将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以上材料对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文题引导考生知悉寻常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在有限中。它还着眼“文化理解与传承”“思维提升与发展”“审美鉴赏及评价”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作文命题中的运用,考生作文倘能勾连“一叶”与“岁暮”的关系,“有限”与“无限”内在关联,方是佳作。
题中的这两句名言与成语“一叶知秋”类似,将“一叶”与“秋(岁暮)”关联起来,二者是什么关系?“知”是二者关系的纽带,由一叶而知(岁暮)秋的来临,或由“月晕出现”“础石湿润”推知、观测到“刮风”“下雨”。
当然,作为两个成语,其意不止于此。这“一叶”/月晕、础润与“秋(岁暮)/刮风、下雨”有其比喻义、象征义••...
……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计划与随遇而安”导写及范文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几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前定则不跲(受阻,结巴),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通前定则不穷。——《礼记》中庸》
人生就是无论你怎样计划,不同的时候仍然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或一致,或偏离。因此,没必要事事都预先计划好。——(日)中村恒子畅销书《人间值得》
对于以上两种观点,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和你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这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材料解读】
本题的两句话,第一句强调做事情要有“前定”,即预先的计划、准备,才能做事顺利。第二句话认为人生总有由于计划以外的问题出现,所以没有必要事事都计划好。审题应当融合两者,发现两者在矛盾对立背后的辩证关系。
【参考立意】
1.人生需要计划
事前计划对把事情做好、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做事需要计划。虽然不可否认,仍会出现计划以外的问题,但正因为有了事前的计划,处理这些问题相对而言也就能
……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文化传承,山高水长
文题
材料一 传,《说文》:“傳:傳,遽也。从人,專聲”。这是说,传,以驿站转递文书。字形采用“人”作形旁,采用“專(专)”作声旁。
材料二 《经典咏流传》节目“和诗以歌”,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通过经典传唱人的演绎,以及现场经典鉴赏团的解读,带领观众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的深层价值。比如在第1集,一首沉寂了300多年的清代小诗《苔》被乡村教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动情演绎,一夜爆红。仅在微信客户端就引发了3000万阅读量。
材料三 意大利服装品牌杜
嘉班纳(D&G)宣传短片《起筷吃饭》,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筷子与意大利经典饮食披萨相结合,模特的夸张表情和不恰当的文字表达,被网友质疑存在歧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嫌疑。其设计师及联合创始人之一又曝出一系列辱华言论,之后迎接杜嘉班纳的是质疑和抵制,时装秀被正式取消。
微信“文化传承”公众号开展征文活动,请你参加:综合这几则材料生发立意,表达自己的思考或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任选角度;自拟标题;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少于800字。
佳作展示
心有文化,细嗅传承
关雪怡
文化,需有晴有雨,有左有右,方显精彩,方得传承。中华文化,上下五千,中华儿女,理应心有文化,细嗅传承。传承文化,说文解字。文字,是我们日常生活与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