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之观点推断学案
- 资源简介:
约10520字。
现代文阅读Ⅰ之观点推断讲义
一、考点落实
论述类文本在阐释概念、论证观点、推导结论时,既注重说理论证的层次性,又遵循思维的逻辑性、完整性、严密性、条理性,以及推论的合理性等。因此,文本逻辑性成为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又一命题点。而逻辑的本质在于推断,因此要重视对推断题的练习。
(一)选项外在形式
1.题干设计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从选项句式特点来看,选项表述简洁,一般以两个或三个小的语句构成的复句形式呈现。呈现出的推断,前面是前提,后面是结论,常常采用以下形式:
选项形式 意义解说及关注特征
假设形式 注意假设的前提及在这个前提下产生的结果,注意关键词“假设、如果、若”等
因果形式 推理形式是由因到果还是由果到因,关注选项句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以及一些改换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以、是因为”等
条件形式 充分条件:A可以推导出B,A就是B的充分条件,条件必然推知结果。充分条件推理的规则有条件两条:1.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形式否定前件;2.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前→后=否后→否前。特别注意原文或选项中的关键词“只要……就……”
必要条件:B可以推导出A,但是A不能推导出B,A就是B的必要条件,结果必然推出条件。必要条件推理必须遵守两条规则:1.否定前件就要形式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2.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注意原文或选项中的“只有……才……”等
反证形式 反证是“间接证明”的一类,是从反面角度来证明的方式,即肯定题设而否定结论,从而得出矛盾。这往往和假设形式一起运用,需要关注“如果、假若、倘若”等
预测推形式 表示延伸推断关系的句式“……可见……””……,由此带来的启示是……”等
(二)选项考查实质
1.从设题限制与设题方式来看,此类推断是根据文中已有信息,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以此推彼、以已知推未知、以现在推未来、以整体推局部以及因果互推等。
2.既考查形式逻辑意义上的或然性或必然性推理,又考查非形式逻辑意义上对文本内容的合理推断。
3.从语义来源看,选项推断又分为要素推断、关系推断和思维推断。
不论选项呈现形式如何,考查的实质是推断,因此判断选项是否正确,要根据推断的前提、结论、推断过程,做好“三分析”。
一、分析推断前提是否有据
分析推断前提是否有据,就是分析前提是否合乎文本内容,也就是作为推断的依据与原文内容是否一致。
[解题指导]
首先在“审选项,抓关键”的过程中,分出前提与结论,格外关注关联词语。其次,分析选项的前提时思考:(1)前提是否混淆范围,如原文内容是涉及局部的或整体的,而选项则相反。(2)前提是否混淆了语气,注意前提中表示或然语气的限制语,如“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会”推断可能成立;前提中表示必然语气的限制语,如“一定”“必定”“肯定”—导致推断不能成立;有时则是相反的。这就需要考生仔细比对选项中的前提与原文的信息是否一致。(3)前提条件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