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3/13 11:10:1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7910字。

  东川区2024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答题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碳素笔或钢笔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考生必须把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其余试题用碳素笔或钢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及答题卡交监考教师方可离开教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面对国民党调集的50万重兵,面对规模空前的“铁桶围剿”,面对党内严重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带来的生死存亡危机,中央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当86000多人离开中央苏区时,没有谁能预知即将开始的远征,他们不过是怀揣一个简单的信念:改造中国。
  万里长征路遥迢,青史长留照古今。红军用脚步丈量出胜利的征程,行经15个省份,转战地域超过半个中国;翻越20多座高山,其中5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渡过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几乎和法国的面积相等……面对“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这支年轻的队伍平均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平均3天就遭遇一次激烈的战斗。扭转敌我力量悬殊的劣势、战胜恶劣自然环境的障壁、通过严峻党内斗争的考验,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中国的西北角迎来了光焰万丈的日出。
  在这条征途上,年轻的共产党人以对国家的深刻忧患、对民族的责任担当,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在一起,把长征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创造了世界军事史的惊人奇迹,谱写下中国革命史的光辉篇章。从东南到西北,从红土地到黄土地,每一步都是创造历史的脚注。被国民党认定“流徙千里,四面受制”的红军,走出了一条“把活路堵死、向死路求生”的新路。
  这是一条牺牲之路,一支队伍舍生忘死、抛洒热血。“如果要念一遍倒在湘江边的官兵的名字,我会从黄昏念到黎明。”湘江战役,红军浴血奋战7个昼夜,战士马革裹尸,湘江血可漂橹,当地居民“三年不食湘江鱼,十年不饮湘江水”。激战独树镇、强渡乌江、浴血娄山关、飞夺泸定桥、鏖战腊子口……万水千山之路,也是万死千伤之路。红一方面军从江西出发时的86000人,抵达陕北时只剩6000多人;平均每走1公里就有4名红军战士倒下,每14人只有1人到达陕北。“青山有幸埋忠骨”,这条血色之路上,至今仍有大量红军墓、红军碑,诉说80年前这支队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英勇与坚贞。
  这是一条转折之路,一个政党走向成熟、涅槃蜕变。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的一栋小楼里开了3天会,“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过去我们就是由先生把着手学写字”,而遵义会议之后,“我们就懂得要自己想问题”。从确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路线,到逐步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一个创立刚刚15年的政党,在这条路上完成自己的“成人礼”。
  这是一条锻造之路,一代新人朝气蓬勃、淬火成钢。长征队伍中,大约54%的人都在24岁以下,只有4%的人超过40岁。“长征塑造了一代新人,这代新人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就推翻了两千年来停滞不前的伦理体系和政治制度。”正如毛泽东所说,经过长征锤炼的同志,“一个可以当十个,十个可以当百个”。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1000多位将军中,90%以上参加过长征。那些经受过生死考验的幸存者们,增长了胆识与才干,成长为革命的中坚。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多少人千难万险中跋涉,多少人枪林弹雨中战斗,多少人壮怀激烈中牺牲,多少人上下求索中坚定……旗帜指引理想,鲜血铸就丰碑,让长征成为萦绕于世界东方的“红飘带”。
  (选自任仲平:铸就我们民族的精神航道——写在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有删改)
  材料二:
  毛主席接着说:“从瑞金算起,十二个月零二天,共三百六十七天,战斗不超过三十五天,休息不超过六十五天,行军约二百六十七天,如果夜行军也计算在内,就不只二百六十七天。”然后,他扳着手指说:“我们走过了闽、赣、粤、湘、桂、黔、滇、川、康、甘、陕,共十一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军进行战略转移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
  B. 长征路上红军爬雪山、渡大江、过湿地,每三天就要遭遇一次激烈的战斗。
  C. 正是因为红军抛洒热血、浴血奋战,长征才成为萦绕于世界东方的“红飘带”。
  D. 两则材料都体现了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迎来转折,涅槃蜕变,完成自己的“成人礼”的。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军是冒着未知的风险,怀揣着改造中国的信念,开始长征的。
  B. 通过长征,红军不仅冲破了国民党的封锁,还建立了抗日的前进阵地。
  C. 红军战士经过长征的锤炼,淬火成钢,成长为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
  D. 长征使得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扩红数千人,筹款数百万元。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长征精神的一项是(    )
  A. 飞夺泸定桥时,红四军团冒着敌人的枪弹与敌人搏斗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B. 红军在前四次反“围剿”中获胜,除战略战术运用成功外,民众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C. 过草地时,一位普通的红军谢益先把自己的干粮给了陌生母子,自己却因食物不足而死。
  D. 一位炊事班班长牢记指导员的嘱托,在爬雪山时,想尽办法煮野菜汤,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不惜牺牲自己。
  4. 请结合材料二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5. 长征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提炼三个关键词,并进行简要阐述。
  【解析】
  【导语】两则材料通过丰富的史实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全貌。从战略转移的缘由,红军战士挑战极限、不畏牺牲的精神,到党在长征中成长和转变的过程,材料客观详实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的艰难历程和巨大转变。毛泽东的回忆录更是从领导者的视角,强调了长征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使我们深刻体会到长征不仅是军事奇迹,更是精神丰碑。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每三天”理解错误,由材料一“平均3天就遭遇一次激烈的战斗”可知,不是“每三天”而是“平均3天”。
  C.“正是因为……长征才成为……”过于绝对,长征成为萦绕于世界东方的“红飘带”有很多原因,红军的浴血奋战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D.“两则材料都……”错误,只有材料一提到了长征路上,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走向成熟,蜕变,完成自己 “成人礼”的,材料二未提到。
  故选A。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
  张承志
  这一天,驼背老人看到新绿的大地尽头升起热腾腾的白色蒸气时,自语道:“它来啦,要下大雪啦!”
  乔玛是被奶奶从睡梦里揪起来的。他满心不痛快地穿着袍子和马靴。
  好凶的白毛风呐,马群一定顺风跑啦。他连着打了两个寒噤。真是见鬼啦,草地变绿了还下雪。他靠着毡包的门定了定神,辨清了方向,然后从墙上摘下鞭子,拿起倚在毡包上的套马杆,跨进了黑茫茫的雪夜。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