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沧衡八县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3/15 17:00:0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7 总计:7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660字。

  河北省沧州市沧衡八县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及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生命之源,人人有饭吃,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权利,是一切人权的基础。粮食更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石。没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人民的基本生活就无法保障,社会不安定因素就会增加。只有粮食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人民群众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才会更加注重精神文化追求和生活品质提升。粮食安全,关系生命安全、生存安全,更关系国家安全,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粮食安全问题始终牵动着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心弦。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2030年全球实现“零饥饿”目标,这是对全世界作出的美好承诺。从目前来看,全球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全世界农民生产的粮食足够养活全球人口,但粮食安全事件频繁发生,饥饿依然是一种“无声的危机”,是深深困扰全人类的“阿喀琉斯之踵”。当前苏丹大约有2000万人口面临严峻的突发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巴以冲突以来,加沙全域仍有220万人口依然急需粮食和生计援助。今年7月份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报告称,2023年全球约有7.33亿人面临饥饿,每11个人中就有1个人食不果腹。全球消除饥饿的步伐不进反退,食物不足水平与15年前相当,实现2030年全球“零饥饿”目标更加困难。
  究其原因,全球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状况持续恶化,是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气候变化、地区冲突、经济衰退、粮食浪费严重等各种因素叠加交织的结果。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高温干旱、洪涝灾害等极端天气频发,导致一些国家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也给粮食安全带来了挑战,逆全球化思潮盛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壁垒增多,都可能导致粮食贸易中断或不稳定,影响全球粮食供需平衡和价格稳定。地缘政治冲突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和运输,进一步加剧了粮食危机。经济衰退时,人们的购买力下降,粮食需求减少,生产成本上升,加剧粮价波动,贫困地区的人们往往缺乏足够的购买力和生产能力,难以保障基本粮食需求。一些发展中国家缺乏有效的粮食储备体系、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粮食浪费严重等,影响了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
  面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保障粮食安全是全人类肩负的共同责任和使命。国际社会应加强国际合作,携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地缘政治冲突、粮食浪费严重等全球性问题,推动全球建设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且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促进全球粮食生产和贸易稳定,倡导合理膳食,减少粮食损失浪费。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买得起增加营养、经济实惠、易获取、安全和可持续的食物。
  (摘编自刘慧《粮食何以安天下》)
  材料二:
  古代粮食安全思想是古人为保障粮食安全、化解粮食危机而形成的理性认知与观念系统,涉及保障生产稳定、抵御灾荒风险、维护市场秩序、满足饮食需求等方面,主要通过政令、策论、著述、言谈等方式呈现传播。历代诗人也围绕粮食主题创作了大量诗歌,形成了粮食安全思想的诗性表达传统。这些古诗或记事或言志或抒情,诠释了诗人重粮祈丰、事粮保生、惜粮悯农等思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粮食安全问题关乎人类命运,就2023年全球统计数字来看,饥饿问题依然严重,像“阿喀琉斯之踵”,深深困扰全人类。
  B.全球粮食不安全问题是多种因素叠加交织的结果,包括极端天气、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冲突、经济衰退等问题。
  C.古代粮食安全思想通过多种方式呈现传播,诗歌作为最主要的唯一的传播方式,诠释了重粮祈丰、事粮保生、惜粮悯农等思想主旨。
  D.人们之所以会生发保障粮食安全、盼望粮食丰收的情感,是因为粮食是关乎人类生存、社会稳定、国家强盛的重要资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巴以冲突等地缘政治冲突造成当地人口急需粮食援助,这体现了地缘政治对粮食安全的重大影响。B.保障粮食安全是全人类肩负的共同责任和使命,因此,我们应加强国际合作,携手共同应对粮食安全危机。C.《苦雨叹》中记录的灾荒造成米价飞涨等现象,和现代因经济衰退导致的粮价波动有相似的负面影响。D.“诗者,人之性情者也”表明古代诗人反映民众的喜怒哀乐的同时更看重抒发自我的情感与志向。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材料二第四段画线句的论据的一项是(3分)A.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南天泪如雨。——戴叔伦《屯田词》B.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C.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夏日》D.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颜仁郁《农家》
  4.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深刻阐释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请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5.学校社团模拟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拟开展“汲取古人智慧,助力粮食安全”的活动,你将作为中国代表来发言,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列出你的发言提纲。(6分)
  文本一:
  在古典诗词中读出生命与感动
  叶嘉莹
  我从小就读诗,那是一种情趣,就是我喜欢。①小孩子是不了解诗意的,但根本没有关系,就像唱歌一样。小孩子的理解能力差,而记忆力是很强的。利用小孩子记忆力强的优势,多背诵一些经典,等理解力发展了自然会懂得,将使他受益终身。
  真正认识到诗词里边那种真正的灵性和生命,是顾先生教给我的。文学之所以了不起,就是因为其中的生命、感情、理想、意志,千古而下,只要你是一个有感觉的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