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精诚联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3月联考高二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7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3/17 14:32: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5940字。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3月联考高二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反映广阔的周民族社会生活而著称,这其中就包括女性的生活状况。据统计,《诗经》中与女性有关的作品占其总数305篇的1/3,与女性爱情有关的作品占其总数的五分之一。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诗经》是我国女性文学史的第一页,是我国文学作品中最早大量描写女性的作品。尽管《诗经》被经典称誉照耀得失去了面目,被历代评说覆盖得难以辨认,但通过《诗经》中的女性描写,我们可以寻绎周民族的文化特征,对于了解那个社会是非常有意义的。
  ②描写女性,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对女性美的表现。“环肥燕瘦”揭示历史上不同时期人们对女性审美的要求,而《诗经》中对女性美的描写,则更有一番韵味。如《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鈲犀。螓首蛾眉。”几句对庄姜肖像的描写向来深受历代诗论家的好评,后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更是将这位美人写活了。可是这位既美且贵的庄姜,诗人却冠之于“硕”,即身材的高大健壮。贵为国君之妃的庄姜尚且遫此,这说明高大健壮是这一时期人们对女性美的要求。《诗经》中的女性美既不是男性的高大威猛,也不是杨玉环的体胖无力、丰肉微骨,而是高大健壮的美,是一种独具女性魅力的健康美。她既有别于古代的女性美,也不同于当代的女性美,但却折射出周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
  ③周民族有高度发展的农业文明,女性在社会发展中从事着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并在社会生产劳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既要祭祀、采摘, 又要制在 《诗经》那个年代,祭祀主要是男子的事情,女子只是摆摆贡品,参与其事罢了。采摘则是女性最主要的劳动,她们采摘的东西很多, 有荇菜、卷耳、蕨、蘩、蘋、萧、艾、桑、葛等,这些有的是食用的野菜, 有的用于祭祀, 有的用来养蚕。制衣在《诗经》中屡见不鲜,她们大多是为贵族制作嫁衣裳。在这个时期,弱不禁风的林妹妹是很难担当如此重任的。因此,只有高大健壮的女性才能从事这种体力劳动。
  ④周民族人口稀少,诸侯间经常发生争夺人口和土地的不义之战,这进一步加剧了人口数量的锐减。孳生人丁就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愿望,因为当时人口的多寡决定国家的强盛与否, 而女性的生育能力当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女性的高大健壮就成为人们对女性审美的要求。
  ⑤服饰是一个人外在形象的最重要方面,它不仅可以显示人的性格, 而且能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诗经》中的男性服饰是非常艳丽的,像“绿兮衣兮,绿衣黄里”(《邶风•绿衣》)、“大车槛槛,毳衣如菼”(《王风•大车》)、“我觏之子,衮衣绣裳”(《幽风•九晟》)、“公孙硕肤, 赤舄几几”(《幽风•狼跋》)。而女性服饰以素淡为主,李炳海在《〈诗经〉女性的色彩描写》一文中论述甚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对女性的描写往往失于浮艳轻靡。词句多是软媚绮丽, 色彩离不开红香翠软,从梁陈的宫体诗到唐末五代花间派词,走的都是这条路子。但是《诗经》却是另一种情况,人们在刻画女性形象时,不是浓墨重彩,而是素描淡抹,与此相应,女性作为主要角色出现时不是披红戴绿,流金溢彩,而是素淡典雅,清秀端庄,她们的服色以素色为本。”女子着素淡的服饰,这是周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因为汉代以后的文学中,女性服饰是非常华丽的。像采桑女子秦罗数:“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陌上桑》)工具之精美, 发式之新奇,衣着之雅致,贵夫人不过尔尔。
  ⑥但这并不是说《诗经》中的女性并不是不懂得服饰对自身的重要,而是由于当时的文化所致。《后汉书》云:“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未有制度。后世圣人易之以麻,观翚翟之文,荣华之色,用染帛以效之,始作五采,成以为服。”也就是说,早期的服饰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模仿。远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与自然相对立的东西”。《诗经》时代对男性的审美关注不是偶然的,而是原始文化观念的延续。当我们认真观察自然界生物的外观,就会发现许多雄性生物也与《诗经》中的男性一样有着艳丽的外表。有着多彩闪烁长尾的是雄孔雀,有着闪亮鬃毛潇洒异常的是雄狮,甚至空中的雄性昆虫也更为引人注目,他们必须以美丽的外表和积极的行为去吸引异性。而在远古,人们处于一种近乎自然的生存状态下,他们也沿袭了这种积淀在生命最深层的审美习俗,极力装饰以突出男性的美,而女性反倒并不突出。这就导致男性穿着红、绿、黄等华丽的服饰,而女性则是以白色为主导的淡雅服饰。
  ⑦除了肖像描写外,女性的品德修养也是人们所关注的。换句话说,《诗经》中对女性的要求既看重其容貌美,也很在意其品德美。《周南•关雎》是一首爱情诗,诗中的男子“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采荇女是“窈窕淑女”。“窈窕”,马瑞辰《毛氏传笺通释》云:“《方言》:‘美心为窈,美状为窕’。”“淑”,即“善”,是对女子内在品德的要求。三个字中有两个关乎德,可见让这位小伙子朝思暮想的女子是“淑”的品德美。由此我们看到,周民族是用君子之风要求男性,也相应地找到淑女风范来规诫女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君子和淑女的标准是一致的,即都必须符合温柔敦厚的道德规范。
  (节选自柏俊才《由<诗经>中的女性描写看周民族的文化特征》,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诗经》是我国文学作品中最早的大量描写女性的作品,通过解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并归纳出周民族社会的文化特征。
  B.在周民族所处的农业文明中,与男姓劳动力不同,女性从事着重要的农业生产劳动,并在社会生产劳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C.周民族时期女子多着以白色为主导的淡雅服饰,而男子多着以红、绿、黄为主的华丽服饰,这与周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有关。
  D.周民族文化强调温柔敦厚的道德规范,即以“君子之风”要求男性,以“淑女风范”来规诫女性,这也是周民族文化的特点。
  2.小王在阅读上述材料后,绘制了一幅思维导图,请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对思维导图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①处适合填写“处境:《诗经》难以辨认”。
  B.②处适合填写“人口繁衍的需求”。
  C.③处填写不够完整,还应添加“对比论证”。
  D.④处适合填写“温柔敦厚的内在美”。
  3.下列诗句不能证明第四自然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  ▲  )
  A.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诗经•卫风•氓》)
  B.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诗经•唐风•椒聊》)
  C.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诗经•周南•桃夭》)
  D.螽斯羽,选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诗经•周南•螽斯》)
  4.请简要分析周民族对女性审美要求的形成原因。  (4分)
  5.小刘是一名大学生,近期她正受身材的困扰,但又不知道怎么办。请结合文章内容,根据下列交际情境拟写两条建议。  (4分)
  小刘:我真的受够现在的自己了。走在大街上,看着那些身材纤细如纸片、巴掌小脸大眼睛的美女,我满心都是自卑。为了更瘦一点,我三餐只敢吃一点点蔬菜水果,只要体重秤上的数字没有下降,我就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有时候照镜子,看着自己瘦得皮包骨头的身体,却还是觉得不够瘦,总觉得只要再瘦一点,就能变得像那些明星一样漂亮,就能被所有人喜欢。我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达到那种让自己满意的“美”呢?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宋代风雪
  祝勇
  想到宋代,首先想起的是一场场大雪,想到宋太祖雪夜访赵普,想到程门立雪,想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仿佛宋代,总有着下不完的雪。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是从隆冬画起的,枯木寒林中,一队驴子驮炭而行,似乎预示着今夜有暴风雪。萧瑟的气氛,让宋朝的春天显得那么遥远和虚幻。
  《水浒传》也可以被看作描绘宋代的绘画长卷。《水浒传》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