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0400字。
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 文
命题: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①假如中国科学技术能沿着自己的轨迹以传统的方式进一步加速发展,那么,即使西方同时在大踏步前进,中国也绝不至于大幅度落后。可事实是,整个清代,中国传统的科技不仅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其发展速度比中国科技的黄金时代宋代慢得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要从传统科学技术体系内部找原因,其次应该注意清朝特定的社会条件,即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它极强的实用性,在大一统专制社会中表现为直接满足专制王朝各方面的需要。由于它的极端实用性,且现实不提出直接的要求,它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这一点与希腊人所开创的科学体系完全不同。希腊人不讲实用,为理论而理论,这就为科学的发展开辟了无限的空间。希腊人的数学和自然哲学时隔一千多年后仍然能推动欧洲科学的发展,充分显示出理论的力量。而实用性科学眼光不够远大,为自己设定的发展空间极小。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科技直接服务于大一统专制社会的需要,大一统的社会结构本身就为它设定了一个发展的极限。过了这个极限,除非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实用型科技就只有停滞不前。不幸的是,中国的专制社会太长,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国实用型科学技术体系实际上在宋元时期(10世纪至14世纪)就达到了它的高峰或者说它的极限,此后,在大一统社会结构的约束下,不再可能有太大的突破与发展。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明显变慢就证明了这一点。
②中国传统科学技术要想在清代突飞猛进,只有两条道路:要么从根本上改变实用性特征,要么改造社会结构,使其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空间。但是,这两条道路在当时都是行不通的。科学传统是整个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要想彻底改变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巨大的历史变革(像中国近代史上多次残酷的流血战争),大的改变也是不可能的。正如李约瑟所说,由于中国科学“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水平,作为这一光辉传统的继承者的清朝学者们,根本不可能设想对自己传统的彻底改革和突破,相反,每每表现出天朝大国的优越感。
③至于改造社会结构,更不可能。满清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大一统专制统治,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实行极端严厉的控制,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扼杀思想自由。直到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国门,改造社会结构的外部力量出现,同时无数仁人志士意识到中国社会必须变革,打破大一统专制制度的时机才真正出现,才真正有可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道路,但这时中国的科学已经大大落后了。
材料二:
人们一般把“为什么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等同于“为什么中国没能产生近代欧洲所产生的那种科学”。这个等同并不恰当,因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首先,“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并不意味着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必然落后。其次,“为什么历史是这样(出现发展变
1.根据材料一,以下说法属于“清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决定性因素的一项是
A.科举考试侧重于儒家经典和诗词歌赋。 B.清代中国传统科技有着极强的实用性。
C.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贸易和交流。 D.文字狱等手段控制了自由思想和见解。
2.针对材料一,作者想找几条科技成果,来佐证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实用性”的特点,以下最不可能被引用的一项是
A.指南针北宋时广泛应用于航海,为海上航行提供了重要方向指引。
B.火药的发明对古代军事战争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火器的发展。
C.元末明初已出现现代样式的算盘,明朝时珠算已经传播世界各地。
D.“勾股定理”即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3.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A.依据材料一,唐宋是中国科学技术的黄金时代。
B.依据材料一,清朝学者们根本不会有文化自信。
C.依据材料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落后是历史必然。
D.依据材料二,中国近代的自然哲学与技术密切联系。
4.材料二画线句“苹果树上为什么结不出桃子”中的“隐含前提”是“ ”,被作者借以类比“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科学发展的独特性”,使说理更加通俗易懂。
5.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是与欧洲科学技术的先进相比较而言的。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概述欧洲近代科学快速发展的原因。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投考①
沈虎雏
这里正在进行北京中等专科学校招生统考。我第一志愿投考竞争最激烈的重工业学校。生怕考不上,心里老在打鼓。同时我又满意自己的重要抉择。
我迷恋机器,热衷于亲手做个什么会动的东西。大约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