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迅速成文方略:把事说圆,把理说透
- 资源简介:
约9230字。
第8讲:把事说圆,把理说透
学生作文常犯“骨感有余、血肉不丰”的毛病,文章要么是一笔流水账,要么是一堆事件的硬性罗列,也就是“有话不会说”。为此,本讲特教考生如何把事说“圆”、把话说“美”、把理说“透”。
技法1:分解法——分解细化 扩张膨胀
分解法适用范围很广,如分解细节,分解画面,分解话题,分解论点等等。
①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如果细节是一个动作过程,可以将其分解成一连串细微动作,运用最为精炼传神的句子,最为准确的动词和形容词来传达人物的精神风貌。
○原文呈现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楞楞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世界上任何形容母亲的好词都加到上面也不为过。
○升格展示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楞楞地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
○对比点评
原文用“楞楞”一词来摹画妈妈的眼神后,总给人意犹未足的感觉,小作者没在最能体现母爱的“眼神”上停留,没有形成叙事的高潮,文章的感染力就不是很强。升格片段将妈妈看我那一动作进行了细细地分解,用一个慢镜头将妈妈看我的那一瞬间延长,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细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让妈妈的目光从我的头发上移向我的眉毛,我的眼,并用细腻的心去揣摩妈妈的心理,这样便把母爱表达的淋漓尽致。
②分解画面,简笔描摹。
分解细节是准确传神地描写人物的重要手段,如果细节是一个静态的画面,我们可以运用白描的手法对表现人物的细节进行分解,将其分解成若干个点进行简笔描摹。
○原文呈现
外面北风呼啸,风雪满天。晚上,父亲从风雪中匆匆归来。昏黄的灯光下,他仿佛是一尊未完成的泥塑,任你是再无情的人,看了也要顿生怜惜之情的。
○升格展示
外面北风呼啸,风雪满天。晚上,父亲从风雪中归来。在昏黄的灯光下,他仿佛是一尊未完成的泥塑,头发和眉毛上的土被雪润得湿湿的,过去曾湛蓝的中山服,现在已经褪色得不成样子了,而且被里面的棉袄撑得鼓鼓的,雪在鞋的边沿上开始消融,连同泥土一块渗到地上,留下两个鞋底形状的泥圈儿。
○对比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