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2025届高三3月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410字。
四川省广安市2025届高三3月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经典是“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中华经典承载了古圣先贤的志向、智慧与才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渊薮。而经典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亦有其超越时空的传世性和普适性。
诞生于齐梁之际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论元典,中国文章学巨著,中华文化宝典。这条精雕细刻的“文龙”距今已一千五百多年,依然优美耐看,“灵动多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古典诚然是过去的东西,但是我们的兴趣和研究是现代的,不但承认过去东西的存在并且认识到过去东西里的现实意义”(钱钟书语)。
《文心雕龙》为新文论建设树立“经典范式”,海通以来,“西学东渐”。传统的“诗文评”被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所替代,范畴、术语、命题以及表述方式都发生了质的转换。这种转换更新了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催生了“文学理论”学科的独立,具有正面意义。但伴随而来的是“以西律中”的“强制阐释”,文学与文论的民族特点被遮蔽,以至于某些研究者对中国文论产生了隔膜,一味地“竞新逐奇”,自觉或不自觉地切割与中国传统文论的联系。尽管通行的文学理论教材也吸纳了“意境”等个别中国文论范畴,并引述“诗文评”的只言片语,其实不过是给西式文论做注脚,“虽轩翥出辙,而终入笼内”。建设新文论,固然要“别求新声于异邦”,望今以制奇,亦须“资于故实”,参古以定法。而《文心雕龙》为新文论建设树立了“经典范式”。《文心雕龙》由“文之枢纽”“论文叙笔”“剖情析采”和《序志》等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文之枢纽”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这五篇可视为“文原论”;“论文叙笔”自《明诗》至《书记》,先“文”后“笔”,这二十篇可视为“文体论”;“剖情析采”从《神思》至《程器》,先“情”后“采”,这二十四篇可视为“文术论”。上述三个部分所包含的篇章是“其为文用”的四十九篇。《序志》主要说明写作动因、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等问题。
而贯穿全书的理论脉络是“道→圣→文(经)→体→术”。这种“内义脉注”“首尾一体”的严谨与绵密彰显了中国文论的系统性和自洽性。《文心雕龙》的示范意义由是可见。
《文心雕龙》这部“艺苑之秘宝”,虽然古今中外许多学者研究它,还不能说研究尽了。其精义妙理还有待深入挖掘,重新阐释。正如刘勰所说:“后进追取而非晚,前修文用而未先。”愿这条“灵动多姿”的“文龙”化作藻耀高翔的“飞龙”。
( 摘编自万奇《往者虽旧,余味日新:〈文心雕龙〉的现代意义》)
材料二:
我们往往因过多关注西方文论话语对中国文论的影响,而忽视了中国传统文论中所具有的现代价值及其世界性意义。中国古典文论中的许多“内在富源”都因在西方传统中找不到适当的范畴来理解,而被遮盖甚至被埋葬。正如乐黛云先生指出,目前学术界研究西方对中国影响的著作较多,从反方向研究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影响的专著几乎付之阙如!
《文心雕龙》之所以成为具有现代价值的文论经典,与其综合全面的话语体
1.下列关于《文心雕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心雕龙》诞生于齐梁之际,作为中国文论元典、文章学巨著和中华文化宝典,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B.《文心雕龙》贯穿全书的理论脉络是“道→圣→文(经)→体→术”,彰显了中国文论的系统性和自洽性。
C.刘勰受西方文论的影响,在《文心雕龙》中调和“教化说”与“唯我说”的矛盾,强调二者的和谐统一。
D.《文心雕龙》虽已被许多学者研究,但仍有精义妙理有待深入挖掘和重新阐释,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2.下列对材料中关于中国传统文论与西方文论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学东渐”促使传统“诗文评”转变为现代“文学理论”,带来了积极与消极双重影响。
B.西方学者从“以西释中”转向研究中国文论对西方的影响,说明中国文论已超越西方。
C.中国古典文论部分“内在富源”因西方传统中缺乏对应理解范畴,而被忽视或埋没。
D.学术界过多关注西方文论话语对中国文论的影响,而研究中国文论对西方文论影响的专著几乎没有。
3.根据材料,下列说法合理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对《文心雕龙》产生阅读和研究的兴趣,并逐渐认识到它的价值,主要是因为它优美耐看。
B.深入挖掘《文心雕龙》精义妙理,就能彻底解决当下文学理论研究中“以西律中”的问题。
C.《文心雕龙》中的《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等篇目都属于“文原论”。
D.西方学者以西释中,用西方文学理论来阐释中国文论,是从二十世纪中叶才开始的。
4.请简要概括《文心雕龙》成为具有现代价值的文论经典的原因。(4分)
5.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海外学者研究《文心雕龙》的学术价值及其对中国文论现代转型的启示。(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他要一颗纽扣
施蛰存
在战地医院服务了八个月的薛小姐,回到昆明来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负责五百七十四号病床,在这个病床经过的伤兵,少不了三四十个,然而我只记得他这么一个。
当他第一天上午被抬来移放在这个病床上,吴医官揭开那遮盖在他身上的灰毡的时候,我吓了一跳。为什么?我并不是害怕那满身的血迹,那我已经看惯了。我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