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课时,约2400字。
《错误》课堂实录
教学设想:读《错误》如饮清茗,只觉其清香四溢,却难以说清其香在何处,香从何来。大有“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韵境。面对这样的诗篇,教师有责任带领学生更深入地体味这种清香,认清这种清香。让学生在思考中熟悉诗歌理论,掌握鉴赏方法,鉴赏能力,从而达到诗读懂、理说清、题做对的高度。
师:请大家齐声背诵《错误》,背诵过程中要进行想象,并注意体会和表现其情感。速度要慢一些。
学生背诵《错误》全诗。
师:请你讲一下《错误》讲了个什么故事?
生:大约是一个爱情故事。一个女人等待着一个男人,等了许久不久,终于有一天,街道上响起一阵马蹄声,结果却只是过来了一个过路人而不是一个自己要等待的哪个人。
师:很好。你对诗歌中的叙事内容概括得比较准确。这就为我们进一步理解诗歌找到了一个可靠的基点。可是,我想问大家的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能不能更改一下,比如等待的是一位母亲,而被等待的是儿子?
生:完全可以。
师:那么等待的人可不可以是一个男人?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因为引言里对等待的人用了“容颜”“莲花”等描述女性特征的词语。
师:你说“容颜”描述女性很有理解,你说“莲花”也是描述女性的词语,怎么理解?
生:莲花往往用来象征高雅、纯洁的女性形象。
师:那么,现在我们大致可以将《错误》的主调定为“等待”,而且是女性的等待。
现在,我们请大家诵读前两行诗句。
生: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师:我们在读“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的时间是不是有一种感觉,觉得“东风该来,三月的柳絮该飞”的意味?
生:似乎有。
师:其实,我们在一个具体的场合说“谁谁谁还没有来”的时间,其话语前提往往是“谁谁谁早该来了”。诗人在这里说“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也暗含有“东风该来,三月的柳絮该飞”的意思。同时,东风该来而不来,柳絮该飞而不飞也就表达出一种期待,一种期盼的失落。正是如此,下一句“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不但顺理成章,而且从结果上将这种失落明确化了——正是期待的不能实现使“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而且,现在这个“城”中也是一片寂寞: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