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00字。
从《花煞》看叶兆言小说的自由主义文学倾向
贺登川
叶兆言其人无从认识,其文也拜读不多,只反复揣摸一本长篇巨制《花煞》而已。感触日深,便有了写点文论的想法了。作家的成熟是以形成其特有的风格为标志的。相信管中窥豹,一文足矣。不妥之处还望诸位文道前辈不吝赐教。
叶兆言书生气甚浓,更加关注文学自身。重于审美创造和人性的探索,还文学以本来面目。能坚守纯文学的阵地而又注重文学本身的可读性,其《花煞》有很明显的自由主义文学倾向。“所谓中国自由主义文学,大体是指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那些深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和文学观念影响的独立作家和松散组合的文学派别,他们创作那些具有明显的超功利色彩,专注于人性探索和审美创造的文学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钱理群先生在《论证五四时期“人的觉醒”》一文中提到过“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文学上始终不占主导地地位,却又入未断绝过的自由主义、个性主义思潮。”中国自由主义文学与中国社会的自由主义思潮起本上是一种同构关系:彼长此长,彼伏此伏。在理论上以王国维先生美学思想为萌芽,自由主义文学从主潮文学中分离出来,在现代文学的夹缝中生长。其强调文学的独立性。文学必须与眼前现实拉开一定距离;在“离开”现实以后。时事不再成为他们所要关注的对象,而个人、个性以及由此升华出来的普遍人性成为它们的主题,用文学表现人性,具有明显的个人主义与个性化倾向成了自由主义文学的一大特征,现代作家中以胡适、周作人朱光潜等为代表人物。八十年代以来,思想枷锁被打开。自由主义思潮及自由主义文学重见天日,在对自由派文字研究时广泛关注交说明这一点。这与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文化思想的活跃,文学更关注文学自身的修养有关。依照自由的真正含义,自由永越意味着某种保守。自由主义作家群在文学创作中,他们总是倾向于把各体文学的开拓性拓展与提倡古典式的审美标准相结合。拒绝创作中的激进与浮躁。叶兆言自幼身处书香门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与熏陶。“文章中”也能“文香见书”。大半辈子与书为伍,因为读得多,故而懂得多,悟的多,便也聪明得多,深刻得多。叶兆言小说中很难看到自己的主观评断。他走出其他人之处,便在于有清醒的头脑,能以客观的态度,真实自然的刻画他的人物。仅此一点,叶兆言便比别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他只是通过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去领会作品所展示的历史的环境,社会氛围及其政治,经济,文化北背景下特有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