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晨读资料
- 资源简介:
约20270字。
晨读资料(2023年1月9日—15日)
目录
一、人物速写
二、句子迷
三、古诗天地
四、理论入门
五、美文共赏
六、时事评论
七、考场佳作
一、人物速写
刘震云:没有一个作家是天才
我的名片
刘震云:确立了创作中的平民立场,将目光集中于历史、权力和民生问题,但又不失于简洁直接的白描手法,也因此被称为“新写实主义”作家。2018年4月13日,被法国文化部授予“法兰西共和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以表彰其作品在法文世界产生的影响。
我的语录
选取人物所说的能表达思想、品格等的语句。所选的语句尽量有趣有料,学生能运用在作文中,不可太过晦涩难懂,看完印象全无。语录选取3-5条,每条字数不超过50个字。
◆生活本没有输赢,但如果你一旦有了胜负心,那你一定是输家。
◆世界上有一条大河特别波涛汹涌,淹死了许多人。这条河叫“聪明”。
◆归零心态就是把自己心灵里的一切清空,把已经拥有的一切剥除,一切归于零的心态。
我的特写A
有所执着,必得有所放下
刘震云14岁便从家乡离开,去大西北当了兵。经过6年部队的打磨和历练,刘震云凭借坚实的底子和勇往直前的动力成功考上了北大文学院,成为了那一年的文科高考状元。
而北大文学院也让热爱文学的刘震云更加富有激情。在北大的4年中,他沉浸在北大文学的海洋里,这也奠定了刘震云日后成为文学界泰斗的基础。
苦读四年后,刘震云顺利从北大毕业。那时,国家的工作是包分配的,刘震云在毕业初期面临两个选择:其中一个是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办公地点在中南海;另一个是《农民日报》。虽然两份工作都是有编制的,但待遇明显不同,甚至差出很多。在当时,如果进入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工作,那么未来成为国家干部的概率是非常高的;而《农民日报》则是刘震云的兴趣所在。对于家人来说,当然更希望他能进入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工作,未来走仕途。但刘震云为了梦想放弃了仕途,毅然选择了《农民日报》化身成为一名文学“追梦人”。
他最终选择《农民日报》的理由很简单,不管从兴趣爱好还是理想,都是要从事创作事业,希望能沿着自己梦想开始的地方继续前进。于是,1982年刘震云正式进入农民日报开始工作,慢慢积累经验。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刘震云放弃了步入仕途的机会,成为文学追梦人。人生有所执着,也得有所放下。
我的特写B
成功没有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