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900字 。
荷塘月色
作者 朱自清
教者 甘肃榆中恩玲中学(730100) 白瑜厚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背诵课文
二、能力训练目标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2.提高在写作中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叠词等方法描写景物、表达情意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体会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了解旧知识分子不满现实、彷徨迷惘而又渴望自由生活的思想,进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点
1.揣摩特定语境中的语句的含义,把握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感情。
2.体味作者写景语言的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正确认识和评价文中的“我”。
3.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话题探讨法、鉴赏法
2.美点寻踪法、朗读法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与背景,朗读与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兰,秋菊,冬梅,夏?→荷,请说出有关写荷的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宋)《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宋)《爱莲说》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杜牧(唐)《齐安郡中偶题》
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板书课题)
二、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活动】“同学们,今天我们读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学们对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
【回答】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名自华,号秋实。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提问】除此之外,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