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00字。
《错误》教学设计
戴雯霄
一、1、导语:
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李清照《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恰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反映妻子思念外出远游的丈夫的诗词。①妻子倚楼望归舟,可千帆过尽,不见归舟,眼前已是脉脉斜晖、悠悠绿水,极尽惆怅之情。②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领略到她的万千愁情③----从这三首词中我们都可以感悟到一位独守幽闺的妻子的哀怨和忧伤之情。反映这种主题的诗词就是“思妇词”。这种“闺怨”题材的思妇词,古典诗词中比比皆是。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首用现代语言写就的思妇诗。这就是郑愁予的《错误》。
2、作者介绍:郑愁予,台湾“现代派”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但豪放起来酷似李白。《错误》是他的代表作,他的诗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其名作《错误》更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3、整体把握
听课文朗读,思考:诗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明确:“我”——过客, “你”——闺中思妇, 还有未露面的“归人”。
江南小城的春天,一个女子痴痴等候爱人的归来。青石板的街道上响起马蹄声,女子以为是她的爱人归来,揭开窗帷抬眼望去,却只是一个陌生的男子。
二、分析诗的“前奏”。
1、学生齐读
2、为什么作者要用“莲花”这个意象,如果换成正面向阳的“向日葵”或者热情澎湃的“玫瑰”感觉如何? 在古诗中莲花就是思念的代表。“莲”与“怜”同音,“怜”就是“爱”的意思。此外“莲花”象征了江南女子的纯洁与柔美。这里作者借用了古诗的意象,展现了一位等待“归人”的女子的形象。
3、“那等----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开落”暗示了什么?“落”暗示了什么?
这是一个变化着的意象,她与“归人”分别的时间之长它在诗中包含了两层意思,既了,又说明了她的容颜在等待中憔悴。
4、莲花的开落是喻体,本体是什么? 女子红颜的消退。
板书:莲花开落——相思无尽,红颜消退。
小结:一个柔弱的女子,在闺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春去秋来,独守空房。“花无百日红”,加上“相思催人老”,无尽的相思折磨着她,使得她的容颜憔悴了。诗的前奏短句和长句交错,短句暗示过客之匆匆,长句暗示思妇等待之悠悠,诗人用“莲花的开落”来喻指女子红颜的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