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8300字。
泰安一中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2005.10
命题人:王 祎 赵鲁林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试号分别填写在试题纸、答题卡及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对应题号涂在答题卡上。
4、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在其他地方答题无效。
5、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不能使用圆珠答题。
6、保持答题纸面清洁,严禁折叠;严禁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涂改胶条。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
1、选出下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禁锢(gù) 嘈杂(cáo) 迁谪(zhé) 面目可憎(zèng)
B、咆哮(xiào) 宁谧(mì) 树杪(miǎo) 翘首以待(qiáo)
C、袅娜(nà) 鞭挞(tà) 悯然(mǐn) 情不自禁(jìn)
D、蕴藏(cáng) 休憩(qì) 摒弃(bìng) 锲而不舍(qì)
2、选出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
A、书藉 恬然 料峭 引亢高歌
B、告诫 驰聘 碑贴 一筹莫展
C、脉搏 噩梦 喧嚣 勇气倍增
D、宛转 缥渺 秘诀 眼花瞭乱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_______,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
②每天下午第四节课是各班开展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的________。
③她家的孩子跟邻居家的孩子一吵起来,她总是________自己的孩子。
A、规划 时间 袒护 B、计划 期间 袒护
C、规划 期间 爱护 D、计划 时间 爱护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一阵狂风过后,闷雷连响数声,顷刻间,暴雨排山倒海似地倾泻下来,好一场瓢泼大雨。
B、魏明伦真是妙手回春,他改编的《潘金莲》将传统小说中的潘金莲变成了一个追求妇女个性解放的新形象。
C、爷爷动脉硬化,两只手常会情不自禁地抖动起来,已多年不写文章了。
D、似乎人类在自然科学上一遇到“起源”问题就一筹莫展,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思维起源都是人类碰到的几个最大的难题。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选择最可靠、最恰当的材料,对一篇文章的成败,常常有很重要的作用。
B、无数历史经验证明,落后就要被挨打。
C、罗马尼亚民间乐团在北京的首次演出,受到了首都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人们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D、19日1时30分起观测到迸发猛烈的狮子座流星暴,目测最大强度超过每小时1万颗以上。
6、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B、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
C、每个人都有三种性格:他所显露出来的,他所具有未显露出来的,他认为自己该具有的。
D、授予官职叫“拜”,贬官叫“谪”或“左迁”。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12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①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②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