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手法的绝妙运用——屠格涅夫散文诗《门槛》赏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3/3 20:53: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象征手法的绝妙运用
——屠格涅夫散文诗《门槛》赏析
湖南师大附中 周 红

屠格涅夫(1818—1883)是19世纪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主要成就是在小说创作上,特别是他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最著名的有《父与子》和《前夜》。屠格涅夫晚年才从事散文诗的创作,他以深邃的思想和隽永的语言写下了82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散文诗的典范。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是诗歌的一个部类。它是用散文的形式表现诗的内容。它不分行,也不押韵,不太讲究节奏,写法很像散文;但篇幅很短,具有强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深刻的寓意和诗的意境,因此又是诗的一种。散文诗一般不描写人物和事件,内容多是抒情(多写对社会生活的独特感受),与抒情散文的界限不严格,优秀抒情散文也可以看作散文诗。如鲁迅的《野草》就是一部散文诗集,其中有不少动人篇章。如《雪》描绘的雪景。在诗人笔下,它丝毫没有冬天的那种冷漠。南国的雪景是那么美丽,那么充满生机,预示着春天的消息。它反映了作者在严寒中的愉悦、开朗、奋进的心情。它是散文,同时又是诗。还有高尔基的《海燕》也是有名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飞鸟集》和《新月集》是著名的散文诗集。
在屠格涅夫的散文诗中,尤以《门槛》一章最为使人难忘。在《门槛》里,屠格涅夫通过一个富于诗意的“梦”刻画了一位具有崇高牺牲精神的俄罗斯女英雄的形象,虔诚地歌颂了为真理和正义而献身的精神。诗中的俄罗斯姑娘,为了人民的幸福和解放,她可以忍受任何痛苦和折磨。“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蔑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和“完全的孤独”,以及来自敌人以至亲友的“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击”,都不能动摇她为真理而斗争的决心。
《门槛》写的虽然是一个梦境,却丝毫没有梦境通常所有的那种虚幻朦胧的色调。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写法,通过梦境的描绘,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真切、生动、具体的形象,使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
我看见一座大楼。
正面一道窄门敞开。门里一片阴森的黑暗。高高的门槛前站着一位姑娘……一位俄罗斯的姑娘。
望不透的黑暗中散发着寒气,随着寒气,从大楼深处传来一个慢吞吞的、不响亮的声音。
这里出现的是一组象征性的形象。其中“一座大楼”象征人类社会一项伟大壮丽的事业——革命,“高高的门槛”象征着一个人投身革命时所必须克服的社会的、家庭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巨大障碍。那道“窄门”以及门里的“阴森的黑暗”还有“散发着”的“寒气”都象征着从事革命的前途异常险恶。至于那“慢吞吞的、不响亮的声音”,却象征着革命事业对投身于它的人所提出的严峻考验。
接着是散文诗的主体部分:大楼里那个“慢吞吞的、不响亮的声音”与“俄罗斯姑娘”的对话。这些对话以一场命运的考试为线索,用一连串层层逼进、层次明朗的考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