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230字。
“要”·“变”
——对山区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内容摘要】
分析我县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对山区语文教师提出一些关于文言文教学的建议。如,在思想上真正重视文言文教学,提高自身朗读水平,正确指导学生背诵,改变单一教学目的,灵活运用各种教法,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舍弃或者添加一些文言篇目等。
【关键词】
山区 文言文教学 诵读 笔译 比较阅读 教学目标 教材
综观2004年15套语文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题,题型大同小异,且选文仍是以用浅近文言写作的人物传记为主。然而对于2004年的我县考生来说,却依然是一方难以跨越的“深水区”。学生在校学习3年,上了几百多个学时的语文课,到头来连一篇浅显的文言文都读得疙疙瘩瘩,看得朦朦胧胧,连几个简单的文言句子也翻译不了,这不能不说是山区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
2004年10月笔者在全校范围内对学生进行了一次较为细致的关于文言文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摘要如表:
1、你熟悉的文言文篇目有哪些?
2、你如何看待文言文的学习?
3、学习文言文的意义你认为是?
4、你不喜欢文言文的原因是?
5、你在课外阅读过哪些文言文作品?
6、你希望老师怎样教文言文?
数据统计后发现:
第一,不论是高一高二还是高三补习班学生,在列出的熟悉的文言文篇目中,初中教材选文居多,占了91%左右;而为学生所熟悉的高中文言篇目却寥寥无几,有的也只是《鸿门宴》、《邹忌讽齐王纳谏》等这些文字浅显、故事性趣味性强的高一文言篇目。
第二,79%的高一与48%的高二学生认为“文言文展示了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学习有益于提高个人文化素质”、“作为一个读书人,应该能看懂一点古代的文章”;90%的高三补习班学生选择的是“高考要考文言文,不得不学”这一项。
第三,仅33%高一、11%高二、4%高三补习班学生有课外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第四,对“希望老师怎样教文言文”这个问题,高一绝大部分学生答得极为认真,针对个人的情况提出不少有见地的建议;21%的高二学生及72%的高三补习班学生不予作答(留空);28%高三补习学生却是简单且不友善地写上“随便”、“无所谓”、“不知道”、“爱怎么教就怎么教”、“不教最好”的字眼。
由此可见,文言文并非一开始就为学生所厌恶、畏惧,而是在时间的推移中,才逐渐成了学生眼中的“残羹冷炙”。不能回避,是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出了问题。
我县地处山区,经济落后,各乡镇教学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学生来自偏远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