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00字。
汉字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
----由高考识记字音字形题想到的
一、高考字音、字形题考查情况分析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解读考纲要求】
《考试大纲》对本考点提出的能力要求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即准确判断字音的正确与否。主要考查常见的多音字,易读错的形声字、形近字、方言字等。
【2005年天津卷分析】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暂且 砧板 颤栗 明修栈道 技艺精湛
B. 与会 峪口 熨帖 瑕不掩瑜 钟灵毓秀
C. 陌路 蓦然 病殁 拐弯抹脚 没齿不忘
D. 强劲 根茎 颈椎 大相径庭 不胫而走
此题考查准确识记常见字、多音字、同音异形字。要求考生对选项中20个加点汉字的读音均熟悉。
多音字:颤、与、熨、抹、没、劲
常见字:暂、蓦、瑜、砧、栈、湛、峪、毓
同音异形字:劲、径、胫
【纵观全国卷及各地方卷】
全国卷(B)和北京、辽宁等12套试卷考查了“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基本上涉及到:形声字、多音字、同音异形字、形似字(主要考查声调)
体现了地方特色,字音考查针对该地区的学生在使用普通话中容易误读和发音不准确的特点。如湖北卷,从湖北地区“ou”和“u”两音区分度不大的情况组织试题;再如辽宁卷,针对辽宁地区“z、c、s”和“zhi、chi、shi”易混读的情况进行设题。而重庆卷的地域特点更为明显:①针对重庆方言中鼻音n和边音l不分,考查了“体谅(liàng)”和“酝酿(niàng)”②针对重庆方言中前鼻音“-n”和后鼻音“-ng”不分,考查了“谨慎(jǐn)”和“景观(jǐng)”③针对重庆方言中舌尖后音又叫翘舌音“sh”和舌尖前音又叫平舌音“s”不分,考查了“抒怀(shu)”和“苏醒(su)”
【2006年命题趋向】
①难度有下降趋势。形式上,以考查“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为主;内容上,以“常用形声字、多音字”为主,并可能与常用成语相结合。
②考查的综合度越来越高,除了考声母的认读外,也考声调的认读,尤其是多音字声调的认读。考查的内容几乎都是社会上使用频率高、错误率高的词语。
③具有地方特色
2、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解读考纲要求】
《考试大纲》对本考点提出的能力要求是“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A。本考点的考查主要是辨识错别字的能力,重点是别字。所谓别字,就是在汉字书写中把一个字写成了另外一个字,从而影响了意思表达的字。考查重点为词语(包括成语、熟语)或句子中的同音字、形近字。
【2005年天津卷分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飘摇 妨碍 沧海一粟 察言观色
B. 贸然 蔓延 水泄不通 备尝艰辛
C. 震撼 辐射 一切就绪 乔装打扮
D. 涵概 毛躁 投机倒把 贻笑大方
此题考查了准确识记现代汉语常用词语字形的能力,实际是检测对词语中关键字意义的理解。命题材料比较浅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