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00字。高考复习: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宁夏吴忠回中 马金品
高考作文,在所有的考试中分量无疑是最重的,历来有“大西瓜”之说。抱西瓜是每一位考生的梦想。如何抱住这个大西瓜,固然需要老师和学生长期的努力,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更重要的是针对考生不同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指导,着眼点要高、要远,即着眼于学生终生的发展。常言道:“尔果学夫诗,功夫在诗外。”
综观许多老师的高考作文指导,存在着这样的误区:急功近利,只看准高考,煞费苦心,舌敝唇焦,反映在训练上是漫无边际,结果常常是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其实,要提高学生高考的成绩,就要培养学生作文的真功夫,真能力。平时的训练以此为目的,高考训练也不要例外。高考作文只是对学生作文实际水平的检验,是教师全部作文训练的副产品。为考试而进行的作文训练很容易倒学生作文的胃口,从而使学生产生厌恶作文的心理,进而视作文为畏途。
那么,对高考在即的高三学生如何提高其作文能力?笔者认为应该淡化老师的讲,优化学生的练,立足学生的终生发展,走出一条扎实的路子。
让老师的讲解退出课堂
现实是:讲不是少了,而是多了。老师“一讲定乾坤”的作文指导方法一统天下,一个语文老师似乎就是一个理论家。小学讲,初中讲,高中还是讲;讲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展开;如何如何中弄几个名家的写作实例作为依据,供学生“借鉴”;能不能借鉴成真正的能力就看各人的造化。其实再精彩的写作讲解,对于即将毕业的高中生都无异于老生常谈,大同小异而已,“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在高考复习中再唠唠叨叨地讲,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害处主要表现在,老师的讲,不能真正开发学生的思维,反而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有个笑话说:你不说我还明白,你一说我反而糊涂了。学生作文的难点是:怎么把自己的思想变成条理清楚而又耐人寻味的语言文字!面对如此难点,张三和李四的困惑未必相同,张三不担心语言问题,而担心条理不清晰,语无伦次;李四却不担心条理问题,而担心语言贫乏。可以说存在的问题是千人千面。文章不够精彩,结果一样,但原因各异。这岂是老师一讲所能够解决的问题?
讲得过频,过滥,理论性压倒了实践性,学生一写文章,生怕不能一鸣惊人,行文时不停的自我否定,有的学生甚至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完篇,是作文泛讲的危害之所在。实话说,语文老师讲功一般都很过硬,只是疏于实践,对作文甘苦终究有一种隔靴搔痒的理解。富有对文章评头品足的能力,鲜有下笔千言得心应手的经验。不客气的说,就是纸上谈兵!古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专家提倡语文老师写下水作文,体会个中真味,不失为一个好的建议。
学生的好作文不是老师讲出来的。笔者曾经问过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几乎没有人认为他的好作文是老师讲了之后写出来的。这个调查结果让人汗颜了好久。
让老师的讲解退出课堂,是让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