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动起来·发现真理——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2/16 9:01:2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500字。
本文获中语会举办的“纪念我国语文独立设科百周年‘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
大语文·动起来·发现真理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广东省梅州市东山中学梅县新城分校  张教英
(邮编:514787  )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高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要真正落实新课标这一精神,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让学生“动起来”去“发现真理”。“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是语文教学理念层面的要求,“让学生‘动起来’去‘发现真理’”是语文教学具体操作层面的要求。
“大语文教育”是河北邢台八中的张孝纯老师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语文教学理念,他所创立的“大语文教育”思想最根本的一句话就是:“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一切生活皆语文”,美国教育家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生活的外延相等。”只要我们“戴上一副语文眼镜”,就会发现:语文知识随处可学,语文运用随处可见,语文能力随处可练。那么, 教师如何实施大语文教育呢?
首先,“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应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发挥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按照学校的规划,积极开设选修课,充分利用本校本地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新课标“实施建议”语)。教师既要树立现代语文教育教学观——以育人为根本、教学民主、大语文教育、读写创一体,又要改变学生观——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 (语出自《学习的革命》),同时,学生也要转变教师观——要把教师看成是一个顾问、一个助手、一个可与之争辩的朋友。
其次,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一、语文与生活联系
语文学习要紧密联系生活。根据新编教材有不少时文的特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知生活,以提高学生认识生活、观察社会的能力。要充分利用学生周遭的社会环境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如适时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游览、访问、听报告、搜集民间文学素材等,有选择地组织观看影视、上网浏览等,让学生开阔视野,摄取生活,积累素材,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其实,学生只要做“语文的有心人”,就会发现“生活处处有读本”,广阔的社会环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