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00字,从十个方面对200年高考科技文试题的陷阱进行了解析。
科技文阅读题陷阱探秘
河南省巩义市第二高级中学 张学德
高考科技文阅读题的考点内容非常明确,所考内容无外乎考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重要句子的理解,信息的筛选与提取,内容的推断和想像。在做科技文阅读题时,如果我们不仅读懂了所给的材料,而且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我们就能很容易地识破陷阱,轻而易举地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者在设置陷阱的方法上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范围不明
主要是指命题人对原文中所叙述内容的范围加以随意扩大、缩小或改变,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如06年四川卷第5题A项,“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而原文说“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犯了部分代整体的错误。
又如06年江苏卷的第5题要求选出对木版年画说法不正确的一项,C项说:“木版年画从思想内容上说,都是理想主义的图画。”文中的第二段说,“在物质匮乏的农业社会,它只是生活幸福的理想化的符号罢了,就其本质而言,年画是理想主义的图画”,第五段说,“清末民初……木版年画……一反传统,十分写实”。命题人故意漏掉“在物质匮乏的农业社会”这一内容,把原文内容随意扩大,另外清末民初,木版年画十分写实,选项上说“都是理想主义的图画”显然是错误的。
解答这类题,关键是依靠选项找准答题区间,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如“一些”“有些”“个别”“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全部”等这些词语,只有注意用词的肯定性、可能性、推测性便能解决问题。
二、指代不明
就是指代词的指代内容模糊、不明确,甚至是指代错误。如1999年全国卷第18题C项:“即使在低温条件下,心脏仍能保持在非低温条件下收缩和舒张的原状不变。”只要弄清楚原文第二自然段“随着温度的降低,非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降低,而此时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则完全与此相反”的“此”所指代的内容,就能判断C项是错的。因为,“此”指代“非冬眠动物”“随着温度的降低”“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降低”,那么,与“非冬眠动物”这一特征“相反”,即冬眠动物在低温条件下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反而提高,这也就必将导致心脏的舒张加强。因此说“保持”“原状不变”就是不对的。
解答此类试题,留心文中的“这些、那些、这个、那个、这、那”等词语,必须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结合语境做出正确判断。
三、偷换概念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把原文的内容变成了与之不符合的一种说法,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如06年全国卷Ⅰ的第5题要求选出对“阿尔戈斯”方案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A项:“由3000个随洋流上下浮动的浮标组成全球海洋观察网,监测海水变化。” 选项中提到3000这个数字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在文中主要是指今天科学家在世界海域中所投放的漂流浮标数目,它并不属于“阿尔戈斯”方案,命题人故意将此内容说成是这一方案。D项说:“分析和研究浮标探明的深层海水热容量的信息,绘制‘海洋气象图’。”我们从文章最后一句话可知,绘制海洋气象图是科学家的一个愿望,也不属于这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