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00字。
《温暖2006》现场篇
今年《温暖2006》的舞台套用歌词说,真的有如夏花般绚烂。舞台分亮相区、采访区、评论区和表演区四个部分,舞台整体形状是一个指向希望的箭头,舞台上空悬挂着分属于每位嘉宾的一盏写有关键词的灯笼,这个关键词是他这一年中最温暖我们的一种感受。舞台上摆放着一个可以需要触摸才能亮起的灯球,这是《艺术人生》为《温暖》特意制作的“希望之灯”,每一位嘉宾都要和主持人一起点亮这盏希望之灯。
1、寻找——崔永元——成长
《温暖》给崔永元的关键词是“寻找”。
从“老电影”,到“重走长征路”,崔永元这两年事儿挺多,人挺忙。可是,也挺充实。现场看到的崔永元比以前胖了,他说自己现在已经不抑郁了,似乎也找到了某种方向,他说原来以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一回事儿,现在发现,不一样,早知道就应该早早上路,可能会早些快乐起来。
在2006年,长征是不能不说的话题,在这个话题上,崔永元这支长征的队伍,可能没有元勋子女重走长征路那只队伍有发言权,但是,应该承认,这一年,崔永元的这次远行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清醒的温暖。
事实上,这一路崔永元只做了一件事——寻找!他在寻找一种历史的本源,在长征这条路上寻找当年的真实,不管是物件的真实,还是感受的真实,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真实总会是让人感到温暖的。
崔永元说他找到了他想找到的东西,可是,也失去了些许自己原有的东西,他说从长征回来,他不会说笑话,不会说好玩的话了,那是因为他寻找到了很多真实的足迹,当他听到老红军穿上长征队员送他的羽绒服,含糊地念叨:我们这衣服不是这个颜色,我们的衣服时灰色的时候,小崔说,他笑不出来了……
2006年的崔永元“长大”了,用这个词来形容人到中年的他可能有些奇怪,可是,如果你还记得当年因为睡不着觉而胡言乱语的他,你会觉得这一路真的让他成长了,他带给我们心灵的温暖是一种希望,一种温暖在路上的希望。
挑战——李怀秀、李怀福——蜕变
几个月的李怀秀、李怀福还是那样的青涩,甚至青涩的有些羞涩,可是,再到《艺术人生》的时候,他们已经能对主持人的问话对答如流的,那种流畅会让你联想到电影演员获得“最佳新人奖”的时候,在台上发表获奖感言。
原本,给与他们的关键词是“承担”,编导们曾经动情地认为,这对会唱歌的农民姐弟在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民族歌曲,中华声音的历史使命,他们在做的,用当下最流行的文化用语应该说是: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是,当我们在现场听到,他们由衷地告诉观众,其实在今年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他们已经没有了早先的从容,他们已经在担心没有和好成绩的时候,我们意识到《艺术人生》为他们点亮“挑战”这盏灯的用心良苦。
如果说,2006年是李怀秀、李怀福的歌声感动了我们,不如说,是千百年来早已口口相传的那些旋律在沉寂多年之后,再度响起时的震感感动了我们;如果说,怀秀、怀福这姐弟两人当初那些真诚的故事,在今天这样一个人人都需要粉饰过后才能见人的社会里让我们感到温暖的话,不如说,他们敢于用自己的纯洁挑战世间的纷繁这种情怀让我们感到温暖。
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时候,它就已经注定要为了美丽牺牲树叶带给它的阴凉。如今已经化蝶的怀秀姐弟是否能够面对挑战?迎接挑战?战胜挑战?为我们保留那种久违的天籁之音?这是我们2006年温暖的期待!
2、真爱——子尤——重生
子尤是《温暖2006》第一位特殊的嘉宾,他无法来到现场,也永远都不可能让我们的摄像机记录下他的笑容了。这个年仅16岁的孩子,去年还是我们《温暖》的嘉宾,还在现场按动电钮让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