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00字。
作 文 教 学
四川/沐川/建和中心学校 郭洪安
邮编614500电话:13990636959
电子邮箱:Ghajy_mcz@126.com
(一)作文思维
1、观察积累
(1)对景物的观察:主体景物观察有正面、侧面、背景、色彩亮度等。主体景物正面抓特征,侧面观察重在角度的选择;背景观察在于层次区别、色彩区别、光线(亮度)、物象差别;要联想想象出事物在动、静、声、味、晴、雨、早、晚、时令季节中的特征和人寄予物的感情等等。
在写作的时侯,我们要选择第一深切体验去落笔。
(2)对人物的观察:观察人物有个体群体之分,有动态静态之分。
观察个体人物,一是看外貌神态、看行为动作、看他待人办事;二是听他说话的口音(地方)、语气、口齿、音质,听他唱、听他笑、听他哭,也要听别人对他的介绍;三是要联想想象出他的身份、职业和经济状况,还有他的文化层次、能力、经历等。
对群体人物的观察要抓数量、抓住地理环境、场景,抓住群体人物中各自的年龄特征、表情或神态差异、服装差异、身份职业差别等等。也需要联想想象和推测出群体的共同生活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
积累生活资料:就是把我们观察到的人、事、物和自己的体验“记录”保存下来,还要把我们自身的经历(学习、工作、生活、思想)“纪录”保存下来,也还要特别注意把与个人、集体、国家利益相关的大事积累“记录”保存下来。积累的材料越详细完整、越真实丰富越好,越有写作价值、越有历史意义。
2、作文思维
写作要考虑读者有物可睹、有音可听、有味可尝、有色可赏,静可作画、摄象;动显生机活力;是树有枝有叶、有花有果;是人有像有神、有言有行有情,有血有肉有灵魂,有生命力;是景有时间、有地点,有层次、有主次;是事件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起因,有经过(过程),有结果。人、事、物都要具体写,让人读了文章有生活的真实感受或体验,如有图片感、有音乐感、有味觉感等,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一篇文章要做到有物、有形、有意,即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文章结构思维:标题、正文。
(1)标题新颖、鲜活——在于有创意。
(2)正文完整美:开头 + 主体 + 结尾。
①文章开头,要巧妙简洁新颖,自然点题,激发读者兴趣。
②文章主体,应该从多方面写具体,一个方面一个段,从不同方面表现同一个中心。多方面写要注意主次详略,重点材料详写重写。如情节一、情节二、情节三等等,或者A环节、B环节、C环节等等。
③文章结尾,要引起读者联想与深思。要作到这一点,应该有启发性,号召性,激励性。结尾也有必要注意照应文章的开头、点题和深化中心,使文章具有整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