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60字。
“两手”准备高考作文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黄图盛中学 黄小娟
在高考复习考试中,大部分专题大多是有几条“框框”可操作可记,但作文好像最不好掌握,也不用准备什么似的。当然,作文考的是一种文化素养,一种运用祖国文字的能力,想在三头两天就象其它专题归纳出一套方法和强记一些知识的做法是不可能的。但根据高考作文的特点,却还是有些东西可准备而且有所准备会让考生在150分钟内更游刃有余的。高考前有关作文的准备可从内容和形式“两手”去准备。
一、内容“设防”
这方面主要是素材的准备,也有“两手”可准备。
1.抓考场作文特点,全方位布控。
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积极的,有意义的,贴近生活的,猜不着的,有话说的”,所以只要切合考生的思想实际水平,重视考生的人格培养,能引导考生关注、思考社会人生和自然,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引发考生表达真切情感、思想,体现语文科特点和综合素质,有利于激发考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特点的方向皆可入题。因此高考素材的准备可从以上方向着手。因为目前还是话题作文占主导地位,话题作文的“三自由”原则为我们提供了事先准备的可能性。
作文章素材的东西有很多,大的方面有理论的和事实的,具体的有人物、事件、科学真理、生活常识、数据表格、名言警句、农谚俗语等。故此在高考前教师应指导学生把平时积累的素材进行整理筛选出一部分可能在高考中会用到的材料。根据对历年高考作文的研究,本人认为准备的材料可以有下列内容:
人物事件准备:5~10个古代文学名人的事例,如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5~10个文化名人事例,以科学家及改写历史的人物为主,如亚里斯多德、牛顿、霍金、孔孟、老庄等;5~10个影响世界的近代名人事例,如凡高、鲁迅、甘地等;收集近三年“全国劳动模范”和“感动中国”的人物事例。
名言警句的准备:符合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看法态度各10句;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10句;为人处世10句。
哲学原理的准备: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过程与结果、整体与部分、原因和结果、必然与偶然、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共性与个性、内因与外因、量变与质变、主要与次要、个体与集体、实践与认识、主观与客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社会环境与个人成长的关系等。
2.把握时代脉搏,“裁剪”核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