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月亮世界探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3/16 22:54: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李白的月亮世界探幽
正如陶渊明的“菊”、陆放翁的“梅”一样,李白的“月”融化了诗人的风格,成为诗人理想的化身。月激发了诗人的灵感,使诗人观察世界、体认世界获得了独特的视角和感受。据统计,在李白诗集中提到月的诗句不下三百处。“酒缺月无味,景无月不美。”月在李白的点染下变得千姿百态,气象万千:论时间有秋月、古月、汉月等,论地点有秦地月、萧湘月、溪月、湖月等;他把月比作飞天镜、瑶台镜、白玉盘,并形容为素月、浩月、孤月、朗月、半轮秋等;他可以泛月、醉月、步月、乘月、揽月、寄月,他甚至可以去赊月。月亮唤起了李白不尽的诗兴和灵感。李白的月亮诗蕴藏了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深刻的哲理精神,完成了月亮由自然客体向人格意志的转变,使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月亮主题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总之,在李白的月亮世界里,不仅有灵动飘逸的物境,更有饱含了作者人格意志的“我境”,物我之境的交融显示出独特的意境之美,而月亮世界里的李白则以其独特的浪漫性渗透这物我之境,体现了自己对理想和光明的不懈追求。
一、李白的月亮世界
首先,李白的月亮诗创造出优美动人的物境之美。月景在李白的笔下总是表现得美丽非凡。《自金陵溯流过白壁山玩月过天门山寄句容王主簿》中“沧江溯流归,白壁见秋月。秋月照白壁,皓如山阴雪”,描写了江水和白壁山的夜景,着意突出秋月这一景象。夜幕中的山峦本是黑压压的,此时却在月的映照如皑皑白雪一样明亮。这种明与暗的强烈反差,使人感觉到夜幕格外深沉,白壁山分外峥嵘。
诗人在描写月色时,总是有水来相伴。月或倒映湖中或伴随着大江溪流,月光水光交织在一起相映成趣。如《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秀色不可名,清浑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湖水如同一面镜子,宇宙万物皆倒映其中。月下乘舟,湖水与岸的真实感被月夜模糊了,眼前倒置的景观反击着诗人传统习惯思维,诗人感觉上产生了错觉,恍惚行进在空中,向月亮游去。诗人如入仙镜,诗句也显出“仙气”,对大地的附着感、沉重感、依赖感没有了,诗人的灵魂乃至读者的思维也自由地向月游移,呈现出一种超凡境界。
其次,思与境偕,李白在描摹物境之美的同时,注意以作者主观之“意”与之融合,使诗境达到了内情与外境的和谐统一,给人以无穷之味、不尽之意。这便构成了月与人的“异质同构”,月已不再是客观之月,已是自然的人化。综合起来,李白的这类诗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表现自己豪迈洒脱的性格
月作为皎洁真率象征,在李白笔下灵机异趣。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又如《东鲁门泛舟》:“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诗人将月下泛舟、遨游太空当作人生无穷乐趣。诗人爱月,甚至上天捉月,像《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而诗人在月下独酌,醉至三分,把酒问月更是逸兴豪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