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000字。课改试验区“小说与戏剧”部分高考解读
58中学 吉林
(一)考试内容
小说与戏剧
(1)分析综合 C
①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情节,概括作品主题
②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③分析作品中的主要形象,把握其思想和性格特点
(2)鉴赏评价 D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探究 F
①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②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③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二)课标要求
1.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包括影视剧本)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戏剧作品中吸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2.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
3.学习鉴赏小说、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学写小说、戏剧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4.朗诵小说或表演剧本的精彩片段,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5.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
6.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尝试创作小说、剧本,相互交流。
(三)内容解读
A、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对“小说与戏剧”系列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六条要求,前面两条所强调的通过小说、戏剧作品的阅读鉴赏,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学修养和文化素养。第3条要求形成初步的相关知识和基本能力,第4条针对小说、戏剧的艺术特性,提出了通过特定的学习方法去获得学习效果,第5、6条是鼓励学生尝试研究与创作。
在课标的6条要求中,关键是第2、3条。
1、要有良好的文化心态。第2条目标要求通过“小说与戏剧”课程的学习,“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
“良好的文化心态”,对应的是古今中外小说、戏剧丰富多彩的文化心态。古今中外的小说、戏剧作品,说到底都是不同民族与时代的文化结晶,都体现了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心理,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和中华文化有很大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开发的文化视野、良好的文化心态,培养多样化的文学眼光,形成世界性的文学视野,学会尊重和理解其他文化。
2、把握小说与戏剧的艺术特性,学习鉴赏的基本方法。第3条目标“学习鉴赏小说、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学写小说、戏剧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的中心词应该是“艺术特性”。小说与戏剧基本的艺术特性应该是同属叙事文艺,在情节的编织与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中表现作者对生的理解与认知。既然生活的内蕴是丰富的,所以对小说与戏剧的鉴赏,就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多向度地解读作品的意蕴,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这一条的重点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解读作品的角度可以使用我们所熟悉的社会历史角度,也可以从文化视角、心理视角、形式视角等方面。解读具体作品,既可以从惯常的人物形象、矛盾冲突、语言风格、叙事方式等方面,也可以从作品的结构、表象与本质等方面进行。
B、小说与戏剧解读